首页>> 悦读

渐行渐远的川东乡村美食(一)

发布时间:2022-01-17 11:06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当天空雪花飘舞,时令进入寒冬腊月之时,乡村四处飘逸的腊肉香味,刺激着人们味蕾,勾引着肚内的馋虫,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喜气。而每当此时,我便会想起那些年吃过的乡村美食,虽然大多数食物已经消失,但事隔多年后想起,仍口留余香。

烟熏叫花粑

叫花粑,老家乡下又叫“讨口子粑粑”。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朔风凛冽,大雪飘飞的腊月,一个沿路乞讨的乞丐因饥饿昏倒在大路旁,住在路边的一对老年夫妇见状,立即将其唤醒扶回家中。其实老年夫妇的生活十分艰难,家中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饭菜给乞丐吃。为了救命,他们生火烧了一碗姜开水让乞丐喝,并顺手从灶台边拿出一个黑不溜秋的食物给乞丐吃。那是前几天主妇用做豆腐剩下的豆渣随手捏的一个粑,不知是乞丐真饿了,或是这个粑好吃,乞丐和着姜开水,狼吞虎咽地将豆粑吃下了肚,一会便恢复了体力。他稍事歇息后,便起身千恩万谢地告别好心的老年夫妇,又开始了他的乞讨之路。从那以后,每当十冬腊月,老年夫妇就会用推豆腐留下的豆渣,做一些豆粑,以便施舍给过路讨饭的乞丐们吃。由此,便有了“叫花粑”的称谓,并一直传承了下来。

儿时,乡村生活很艰苦,田里的粮食产量低,上交国家公粮后,分到社员手中的口粮十分有限,几乎家家都是上季接不到下季,吃糠咽菜是常有的事。于是乎,每当农历的腊月来临,家家户户都要磨豆子做过年的腊豆腐,母亲便用过浆帕过了的豆渣来做叫花粑,作为缺粮之时的辅助零食,以此弥补粮食上的不足。

其实,叫花粑的制作非常简单,就是将磨豆腐时剩下的豆渣沥干,加上适量的小麦面和盐巴,撒上一点辣椒面揉拌均匀,然后捏成两头小、中间粗的圆筒状,有三岁小孩胳膊般粗细,放入蒸笼内加火蒸熟,待冷却后,放进用竹篾编织成的“八角蓝”中,用绳子挂在柴火灶出口上面的房梁上,利用烧柴时的烟火熏烤。待几个月下来,八角蓝内的叫花粑水分早已烤干,拿出来用水洗去上面的霉垢便可食用。

农村有句俗话叫:上有正二三月,下有九荒十月。因为秋黄不接,是一年中的缺粮月。由此,每年的正月一过,过年的食物已所剩无几,叫花粑便成为了主打零食。我每天放学回家便爬上灶台,踮起脚尖从八角篮中拿出一个叫花粑来,舀瓢冷水一洗,揩干上面的水渍便吃起来。不得不说,烟熏火烤后的叫花粑,虽然看上去开筋爆裂,起满了霜霉,样子甚是难看,但吃起来绵柔,咸中带辣,细嚼慢咽味道可口,纯天然食品,完全不亚于现在孩子吃的“牛板筋”。在生活困难年代,这无凝算是填饱肚子的最佳美食了。

清炖马萝卜

提笔写下“马萝卜”三个字,我顿觉肠胃翻涌,清口水往外冒。或许,这缘于儿时常吃马萝卜得下的“后遗症”。

那些年,由于生产力落后,田地里生产的粮食往往不够吃。于是乎,萝卜白菜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食,借以弥补粮食上的不足。一到冬季,萝卜片稀饭、萝卜颗干饭、萝卜片汤、炒萝卜丝,还有加点红苕粉做成萝卜丝圆子,几乎餐餐离不开萝卜。可以这样说,在萝卜盛产期,人们口中传出的气体都带一股萝卜味儿。所以,那时乡下有句口头禅:红苕节巴萝卜汤,吃得头昏又脑胀。

但萝卜属水性蔬菜,不易贮藏。为了延长吃的时间,人们除腌制酸萝卜咸菜外,还把萝卜划成条风干后,撒上盐巴、辣面,以及五香八角腌制成萝卜干咸菜。除此之外,还把从地里扯回来的新鲜萝卜洗净晾干,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两半,卡在竹篾条上,挂在屋檐下晾干食用,这就叫马萝卜。那些年农村住房一般都是木排立穿斗房,每到冬季,家家屋檐下的挑梁上,都挂满了马萝卜,白晃晃的一片,也算得上是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

用晾干后的马萝卜炖汤,加上一两根猪骨头,放在柴火灶上文火慢炖。煮出来的萝卜不仅汤色好,而且萝卜吃起来也嫩滑爽口,有如吃马肉的感觉,所以马萝卜的称谓由此而来。

但那时缺油少盐,大多数都是把马萝卜用来清炖,如果吃多了,胃受不了就容易吐清水。但当时的人们为了让肚子吃饱,常常无节制,由此造成翻胃吐清水是常有的事。

其实,马萝卜也可以炒着吃。把马萝卜放在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然后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薄片,加上葱、姜、蒜,拌上油盐放在锅中猛火炒熟,无疑是佐餐的一份好菜,其味道也各有千秋。

如今的乡下,人们冬季挂马萝卜的习惯已经不存在了,新鲜的蔬菜萝卜一年四季都有,再也不用担心吃不上萝卜这道菜。再则,那些年,缺粮少米,人们把萝卜当主粮来对待;如今,物阜粮丰,吃饱穿暖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再也不会用马萝卜来填饱肚子了。

但马萝卜在饥荒年代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难以忘怀的情愫。(山溪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