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宣汉县蒲江小学:创新课后服务形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2 11:1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聚焦课后服务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后,我市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实施适应教育发展新要求的课后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双减”政策实施三年来,我市各地学校从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课程内容,以高品质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形成了一些可行性经验。本报本期起,将对各校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报道。

近年来,宣汉县蒲江小学大力实施课后服务,拓展学生才能,学生多幅绘画作品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刊载,学生制作的电脑作品获省级奖项,电视专题片《阳光雨露》获国家校园电视台节目金奖。曾先后组织学生参加达州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第二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获优秀组织奖;近期又组织学生参加了达州首届“春芽杯”书香少年朗诵经典暨达报小记者风采大赛,数十名学生进入了复赛。

构建“1+N”课程体系

每天下午,宣汉县蒲江小学都要利用两节课时间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学校践行“让每一颗星星都发光”的价值理念,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经过多次变革,学校已构建起“1+N”课后服务课程体系。“1”即基础课程,以作业指导、个别辅导、综合阅读等内容为主,巩固课堂学习;“N”指艺体和综合拓展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行三个“+”课程模式

学校在实施课后服务过程中,探索出了三个“+”课后服务课程模式。

“固本+培优”,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结合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精选作业内容,给学生分层布置作业。A层学生完成基础性的课后习题,B层学生完成部分基础+部分变式训练,C层学生完成变式拓展训练。对学生因材施教,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升空间。

“必修+选修”,为学生提供订单式服务。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喜欢的项目、老师擅长的项目,设置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必修类有三门课程,即中华经典诵读、室内韵律操、中医药种植。每个班每位学生都需参加,每周每班各一节。选修类共2节,包括音乐类、器乐类、体育类、美术类、益智类五个大项,每一个大项下又分为若干小课程,共计38个大项,73个小项。全校学生通过选课走班,满足兴趣需求。

“校内+校外”,有效解决师资和场地问题。校内教师为课后服务的主力军,学校注重挖掘和展现教师自身的个性、爱好与特长,根据不同的课程安排专业对口的教师。对于校内不能满足的指导技能型课程如非洲鼓、街舞、鼓号、国画等,积极聘请校外专业教师担任;对于场地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借助校外活动场地开展活动。

构建管理及评价体系

学校在课后服务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体系方面,学校制定了“一案三制”。一案即《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三制即《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课后服务分配制度》《课后服务学生自愿参与制度》,这些方案及制度的实施,为课后服务规范化开展提供了依据保障。

评价体系方面,学校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着力构建“三位一体”评价机制。评价教师主要采取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形成评价结论。评价学生通过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的评价体系,将心理与品德素质、运动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实践与创新素质、文化学科素质6个方面纳入评价内容,在描述性评价中实行等级评价,并用正面的、鼓励性语言予以综合性评价。学校还通过问卷形式对学校课后服务实施进行满意度测评,并设置了“课后服务意见箱”,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结合校园艺术节、庆元旦、校园班级足球联赛等系列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成果展示平台,并邀请家长代表到校观看,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校将继续升级课程版本,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让课后服务这一暖心工程更优质更贴心,进一步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让孩子们拥抱幸福多彩的童年。”学校副校长张胜说。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鲸印 王万礼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