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幻灯信息

藏在深山里的小桃源

探访中国传统村落之达川大堰镇金黄村

发布时间:2023-04-04 10:08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陈玉洪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彦力 杨秀琴)中国传统村落是承载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农耕文明的“精髓”,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印刻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寄托了中华儿女的乡愁。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上,达川区大堰镇金黄村喜上榜,作为2023年我市唯一一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金黄村,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3月28日,记者一行探访了金黄村。

金黄村位于铁山西麓,依托其丰富的植被资源和自然景观,四季之景交替展现,最数秋后漫山的黄叶让人惊艳,金黄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留住一屋一瓦

传承农耕智慧

“祖先的智慧总是让人由衷敬佩。你们看,清末时期,以李氏、陈氏、杨氏、蒲氏为首的祖先将房屋选在这块平坝区,这里土质肥沃,四面环山,背靠铁山,前方还有一条河流绕田而过,形成“回水滩”,顺河而上就是米仓古道,地势、交通、耕作,都充分考虑到,也使得这样庞大的家族在这里生活繁衍至今。”来到金黄村古村落主要聚居地——中坝沟民居群,大堰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周安漠向记者介绍。

农耕时代村落大多依水而建,它能滋养生命,孕育灿烂文化。在金黄村,依托长滩河,蕴育了水稻文化,延伸出祭祀崇礼、婚丧嫁娶文化,因水而成的金黄村中坝沟民居在这里开疆拓土,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延续了金黄村百余年的繁荣。

“你们猜这是什么?”周安漠领着记者一行来到一间荒废的老屋里,指着一样农作工具笑着问道。“看着像碾东西的吧,这形状奇奇怪怪的,到底是个啥呀?”记者一边上下打量,一边用手拨弄研究。

“它叫檑子,是过去用来脱离稻谷的农具,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别说你没见过,我们这个岁数的人也很少知道它。”周安漠边说边比划,“你们看啊,和磨子差不多,由上扇和下扇两部分组成,上扇的底部和下扇的顶部有青冈木做的齿槽。四周是坚硬的木片,呈百叶窗状,外围有竹箍。底层中心用黄泥巴填充,下扇四周有一圈槽状边缘,用来接擂过的谷物。擂后的稻谷,再用石碾或碓窝舂后,用风车除去糠壳,用筛子筛去没破的谷粒和碎米,也就成了上餐桌的米饭。”

“别看一颗小小的粮食,背后也要经历这么多道工序,可以想象,那时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先辈们有多辛苦。”周安漠感慨。

穿过青石巷道,四合院、三合院构造的老屋呈现眼前,人字坡,青瓦屋顶,穿斗式木结构,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堂屋两边是正房,三合院、四合院的左右为厢房,布局排列分明,且其中大有讲究。记者看到,门窗、房梁、石柱上的雕花、闷龙、彩画、石刻等在尘土和斑驳侵痕间,也难掩其精巧细腻之美。围席、碾子、拦盘、石磨、檑子、筷笼等传统的手工农具无不展现着农耕文明下的智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城市生活,认识这些农具的年轻人不剩几个咯,更别说子孙辈。但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忘啊,我们也希望保护好这里的一屋一瓦,逢年过节,村里的孩子们回来了,也能多看看、多走走,把祖辈的精神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提及村落的未来,大堰镇金黄村党总支书记程代述告诉记者。

红色文化

传奇故事多

跟随周安漠和村支书记的脚步,宅院房梁石碑上的一处字迹引起记者注意。上前仔细察看,才看清原来是一段手刻的毛主席语录,右下角还有一串标有日期的小字。经过了这么多年,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斑驳。

“从碑文上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村还是个‘红色村’哩。”据周安漠介绍,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挥师达州,来到大堰,点燃了红色火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且在大寨子、卢岗咀、马鞍山与敌军发生多次战斗。有人在中坝沟对面的猫儿寨上,曾捡到战争时期用过的驳壳枪。卢岗嘴山顶上的练兵场、人马饮用水井、寨墙、堡垒、石刻碑记等仍然清晰可见。当地不少人参加了红军。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堰在1933年至1934年之间,就有69人参加红军,这些人大多是战士,也有人任过班长、炊事员、卫生员、通讯员、司务长。向长贵、何诗成、杨代贵等先辈在长征途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金黄村的红色记忆为这个古韵民居增添了浓郁传奇色彩。

踩上一级一级石阶,走在这条不起眼的山间小道上,石径深深通向何方?据周安潘介绍,这条古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早期村落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全靠人工挖凿附近山石铺砌而成,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沟通内外、繁极一时的米仓古道。

连接着这里的山山水水,金黄村的传奇故事远不止于此,铜铁二钟传说、镇妖“魁”字石刻等神话为村落再披一层神秘纱衣。

民风淳朴

热情好客

“老乡,借口水喝哦!”绕着村落走了一大圈,临近晌午,碰上刚干完活回家的村民郝作梅,程代述笑着招呼。

“来嘛来嘛,莫说借,一点水而已搞得这么客气。”郝作梅一边热情招呼,一边从家里拿出几张长条凳,让大家坐下歇歇脚。

一听说是来村子游玩的客人,郝作梅高兴不已。“来来来,给我们露一手,客人来了,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的村子。”程代述笑着告诉记者,“郝作梅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文化人,别看73岁了,能歌善舞,平常干完农活儿就喜欢在田间地头拍抖音展示家乡美景。去年,郑州的一位网友看到她发在网上的作品很赞赏,还给她邮寄了两百元钱。”

“我还差远了哦,就是个小学文凭。”郝作梅听到夸奖,不好意思地说。在大家的鼓励下,她从屋里拿出一本写满字迹的横线本,“宝贝”般打开。“年纪大记忆力不好了,我把能想到介绍我们村的话都写在了这上面,写得不好,大家就听个响。”说着,郝作梅开始朗朗上口地念起来,“金黄村中坝沟位于铁山脚下麓产坪、左面金黄岩右面亲家场双农搭界,前面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向大堰,上河石峡子,样子像棺材,中河年台子,上是悬崖下是古道,边上千年古树……”

这个养育了自己五十余年的村庄,郝作梅早已对这里的山山水水烂熟于心,方言地名从她熟稔的话语里一个个蹦出,谈笑间,提及金黄村,郝作梅的眼神闪闪发光。

“我去镇上和子女住了两个月就想回来了。”提及对这个村子的感情,郝作梅笑着说,“这座山、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五十几年,离开这里,我硬是好舍不得哦,很念家。我喜欢这里!”

记者手记

来到达川大堰镇传统村落金黄村,在这里仿佛看到语文课本上的小“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千年古道、嘉庆官道界碑、嘉庆年古墓、镇妖“魁”字石刻……老屋、青瓦、石柱、木窗、古道被青山绿水环抱,如诗如画,古韵十足,使一个藏身于海拔500米山坳中的川东民居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村落布局紧凑,错落有致,房屋建造精细,栋梁上的彩画栩栩如生,门窗图案精雕细琢,一屋一瓦、一景一物,记录着历史变迁,凝结着人们的生存智慧。一方庭院、一座老屋镌刻着岁月流变。城市化浪潮使得一些传统村落开始湮灭于历史长河,保护好传统村落,发挥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魅力,才能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让经典魅力古村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