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宣汉:让民族之花常开常盛

发布时间:2023-02-28 11:46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近年来,宣汉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工作职责向主线聚焦、工作举措向主线发力、工作力量向主线加强,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民族工作新局面。

思想铸魂

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

宣汉是全省土家族人口最多、唯一聚居并建有土家族乡的县,境内有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34个、近7万人,其中98.7%为土家族。2014年1月,四川省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县待遇。2023年1月17日,国家民委命名宣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宣汉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依法行使职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努力讲述好“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人大故事,谱写好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人大篇章。去年12月2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简称《条例》)。宣汉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在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专门传达学习,并召开学习贯彻《条例》座谈会,宣汉县各级人大代表率先垂范,迅速掀起学好用好《条例》的热潮。

“就是要通过加强对《条例》的学习,监督指导好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动形成人人关注民族团结、人人支持民族进步的良好舆论态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勤说。

代表聚力

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中,依靠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距离宣汉县城140多公里,全村100多户人家散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常常是“看到山,走一天,看到屋,走得哭”。在全国人大代表、黄连村党支部书记胡晓玲的带领下,曾经苦得像黄连一样的“苦村”变成了“甜村”。

“少数民族占我们村总人数的90%以上,民族团结是我们发展的‘秘诀’”。当被问起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时,胡晓玲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两年,我们通过不断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用足用活党的民族工作政策,举办各种各样的民族活动,大大激励了村民间的互助互爱,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与此同时,去年9月,龙泉土家族乡所在的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示范区被四川省民委命名为首批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加强监督

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

宣汉少数民族,特别是土家族群众主要集中居住在北部巴山大峡谷片区,该片区曾是全县贫困程度最深、群众增收致富最难的地区。

为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人大常委会组建调查组,提出切实可行建议,扎实推动少数民族待遇县政策全面落实落地。

“住在穷山沟里一辈子,做梦都想不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住在巴山大峡谷的64岁土家族农民李庆田逢人便说,“再也不会回到住茅草棚、啃洋芋坨、睡包谷壳的年代了。”目前,该片区46万余名各族群众奔康致富、更加团结和谐,彻底解决了境内各族群众“住房、就医、入学、出行、增收”难题。

“我们将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强化执法检查、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充分发挥人大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升国说。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张平 通讯员 刘萍 陈海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