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本质要求

发布时间:2023-01-28 10:52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张黎丽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未来我们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既是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动员令,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宣言书,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结号。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特点、内涵,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入手,在对比“西方式现代化”的异同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和优越,科学与独特。

从五个特征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党的二十大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追求进步的历程中,“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所以中国式现代化,也包括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经历的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然后发展成物质极大丰富、市场极大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富裕平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级状态。

“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显著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定语集中指向了当前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所以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而且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不是照抄照搬西方式的现代化,而是基于自己本国国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现代化,既具有实践价值,又有理论意义,既是实践课题,又是理论命题。

从基本要求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目标与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坚持和维护,理想和情怀、价值与贡献。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本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刻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魅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形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则是从世界发展和历史地位维度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与价值。

围绕“中国式”的特征和“现代化”的要求,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维度,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大要素:领导力量、参与主体、发展道路、经济方向、政治本色、社会目标、文化魅力、生态文明、贡献价值,九大要素分别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行了全面陈述。九大要素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

从理论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维属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条全新道路,有着独有的优越性和科学性,是立足西方式现代化却又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人民的、实践的、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

优越性。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深刻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是领导力量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最广大人民作为自己的根本力量源泉,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

二是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人民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权利得到根本保障。

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是根植于人民大众的,是人民共同参与的现代化。五个特征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宣言,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逻辑和宗旨体现。

实践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已深深扎根于祖国大地。新中国成立,我们就朝着四个现代化迈进,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从两个“百年梦想”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步一步夯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制度保证和精神力量,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下一步将实现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14亿中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上,是具有广泛实践性的现代化。

科学性。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而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政治本色,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体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魅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理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开放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既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既不断探索物质世界的现代化,又兼顾精神世界的现代化,既是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也是世界人民发展的现代化,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促进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识。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和平共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就蕴含着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前瞻性思考和对人类进步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伟大实践成果。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从四大文明古国发源,走过了原始社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几个阶段,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形态。中华文明是一直未中断的文明,从“四大发明”到“四大名著”,随着高铁的普及,大飞机的生产,探月工程和问天计划的实施,万米深潜和墨子号的问世,三大航母下水服役,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力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目前是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形态,在推动人类历史朝着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证明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并非是人类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为世界上想争取独立获得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实践借鉴和理论参考。

杨海英 作者系中共开江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