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达城旧事

发布时间:2022-01-17 11:09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达城人。七十余年来达城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上世纪50年代的她留给我那些清新、纯朴和充满生机的印象,却令我记忆犹新。

良好的学习氛围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诞生不久。人心的向上向善就体现在学习氛围的浓厚上。

每天晚上,未工作或未住单位的城市居民都要以居民小组为单位到“居委会”参加政治学习。当时我家有一间较宽大的堂屋,外边还有一个小坝子,就作为了居民小组晚饭后的学习场所。我当时虽年龄小,但至今还记得学习内容为党的方针政策、如何制定和遵守爱国公约,如何防火、防盗、防毒等,学习方式为讲述和讨论相结合。别看当年街道居民文化程度不高,但讨论发言时,大家十分踊跃。有时发言中结合到一些生活趣事,还会引来一片笑声,从而使学习气氛显得十分活跃。

当年的文化学习是为了扫盲。我母亲是小学教师,当我随母亲晚上住学校时,我又领略到夜校的盛况。除周日外,周一至周六,只要到了晚上的七至九点,参加学习的人便来到学(夜)校。此刻,学校内各教室电灯齐亮。响彻夜空的,或是清脆响亮的老师讲课声,或是成年学生的朗朗读书声。

夜不闭户

新中国的建立,尤其是通过清匪反霸,达城与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境况。

当年城内各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几乎都是一楼或二楼一底的瓦房。那时,甭说空调,就连电扇也鲜见,到了夏天,为了纳凉,各家各户都在门外的街基上搭凉笆棍,通宵达旦地睡在其上,屋门也敞开着,这几乎成了达城夜间的一道风景线。而我从未听说强盗入室、东西被盗之事。

欢乐的春节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达城,下辖十八个居民委员会。

每逢过春节,每个居委会都要组织一个颇具规模的文娱宣传队,有的居委会还组建了火龙队。

每个宣传队有打腰鼓的,扭秧歌的,划车车灯的,扎八台的,还有舞彩龙的。除了凤凰头、东街口、老车坝、人民公园内等处有搭好的舞台供表演外,一支支宣传队,在敲锣打鼓中走到一些宽阔的街道处,哨子一响,腰鼓队就响起整齐铿锵的击鼓声,且击且舞,十分壮观。

跟着,车车灯也扭了起来,按戏剧模式化妆成的老艄公与车灯内带墨镜的美女(多为男扮女装)相互逗乐的滑稽表演,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在一条街上,一支宣传队刚过去,另一支宣传队又在人头攒动中穿梭而来,加上卖糖葫芦的,卖戏脸壳的,卖灯笼的穿行在熙熙攘攘人群中,不时还听到唢呐声和火炮声,使春节的年味浓到了极点。

晚上,一些居委会组织的火龙队又在人群的拥簇下出来游行表演。表演的地点自然选择在比较安全的宽阔街面上。如老行署门口、老车坝、大北街与来凤路交汇处或在机关学校的操场内。

只见队员们一个个赤裸着上身,手举“火龙”,在锣鼓声下沿着场内走圈;围观者则将烧得通红的铁水拋向空中,瞬时间铁水化成无数小小的花瓣从天空洒下;同时花筒也被点燃,火花喷向半空中。赤膊的队员就在这耀眼斑斓的火花中舞着“龙”作跑跳式前行。他们在灼热面前毫不畏惧的表演给过节的达城民众带来的不仅是欢乐吉祥,更是巨大的鼓舞。(龙中奇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