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两晋风云说略(三十二)

发布时间:2021-07-13 15:1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王导不敢享受晋明帝(司马绍)特许的“三项特权”,坚决地推辞掉(固辞)。据说,固辞一般都是三授三辞,最后皇帝就只有“打个收条”(不题)。“王敦之乱”时,晋元帝(司马睿)也特许王敦“三项特权”,他却连假心假意的辞让之举也没有搞一下,当然就更没有什么谢恩之举了。

“三项特权”,是指皇帝特许权臣“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殊礼遇。这“三项特权”中,最高级的是“剑履上殿”(佩剑穿鞋上殿)。在这之上,就只有“加九锡”了。如果权臣“加九锡”,那就是等同皇帝待遇(正国级)。“剑履上殿”,是权臣特权。这样推断,其他朝臣上殿既不能带剑,也不能穿鞋。历史事实表明,“三项特权”既可以一次到位,也可以分次授予,还可以单独享受某项特权,主要看权臣对国家的贡献和在朝廷的威望。“加九锡”的情况也差不多。但到了要“加九锡”的地步,权臣早已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加不加“九锡”都只是个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这时,当朝的皇帝就基本是个“草树桩桩”(傀儡)了。无论是曹氏对于汉献帝(刘协),还是司马氏对于曹氏皇帝,既享受过“三项特权”,也享受了“加九锡”的崇高待遇,最后也都玩过“禅让”的把戏。

“三项特权”的具体意思是:“赞拜不名”,是臣子在拜见帝王时,赞礼官不再直呼其名,只称官职;“入朝不趋”,是大臣上殿时,不用再“小步快走”,以示礼敬君王;“剑履上殿”,就是“带剑穿鞋”上朝。没有获得“剑履上殿”的大臣,在“戟门”(保安室)就要解下佩剑,脱掉鞋子,“唯著袜而入”。据说,官阶更低的人,连袜子也要脱下来,只有跣足而行。你还别说,在遥远的周代就有了登堂入室的“脱鞋之礼”,这是公众场合的礼节。私人见面,“脱鞋”也是一种礼节。一般贫贱者先脱鞋,高贵者为还礼也要脱下鞋子。当然高贵者也可不脱鞋,这样显示出“尊与卑”。但是,在士大夫层面,见面双方都要脱下鞋子,如果有一方不脱鞋,则被视为轻慢无礼,脱鞋的人就“纳履而去”(穿上鞋子,扬长而去)。总体来看,历史记录里“纳履而去”的多是“谏官”,谏议不成就“纳履而去”。当然,能“纳履而去”还是好的。很多人因为谏议不成,“逆了龙鳞”而掉了脑袋。如果放在明代,还会有“廷杖侍候”(打屁股)。这就比新加坡的“鞭刑”还要厉害,轻者皮开肉绽,重者丢了性命。

有史家说,“王敦之乱”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内战。虽然王敦也死了,乱子也平了。但这次乱子的历史影响不可低估。王敦是“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敦之乱”其实可以算做“琅琊王氏”对皇权的争夺。晋明帝平定“王敦之乱”后,虽然原谅了以王导为首的“琅琊王氏”,而且还重用了王导,那其实是司马绍为稳定局势的权宜之计,“琅琊王氏”就从此开始走下坡路了。后来,“琅琊王氏”在东晋的威信,也悄然从“政治领域”转移到“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书法世家”,还培养出了被后世称为“书圣”的王羲之。说来也怪,后世说到东晋,书圣王羲之、田园诗人陶渊明、诗人谢道韫(王羲之儿媳)成为“文化符号”。而当时大名鼎鼎的王敦、王导,却都隐进历史烟云里,不再为世人所熟知。这说明文化的生命力远远强过政治的生命力,只有文化才可以得到“千古传承”。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把“三个自信”(理论、制度、道路)扩展为“四个自信”,加上的就是“文化自信”。有理论学者阐释“四个自信”的辨证关系时说: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根,理论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表征),这个阐释是“深得其中之味”的。

我们在说东晋时,往往不自觉地把“建康”说成“金陵”或者“南京”。我想在这里,把“南京”的来历跟大家说一说。历史上,南京一共有过44个名字。有趣的是,“建康路”“集庆路”这些道路的名字,居然都曾是“南京城”的名字。因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下一级行政单位的称呼就是“××路”。据说,宋代也推行“道路制”,而这来源于唐代的“道”。“路”是宋朝“最高行政区划”,相当于明清的“省”,而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现代的“地区”)。南宋罗泌的《路史》,还被收进清代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

“南京”最早的名称叫“金陵”,得名于战国时代楚国设立的“金陵邑”。有望气者说:金陵有天子气。这个说法,让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闷闷不乐,“金陵”就换了名字,改称“秣陵”。史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几个望气术士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大为不悦,命人凿开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泄散王气”,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牧马场)。两汉的统治者们也忌惮“金陵的天子气”,让“秣陵”这个名字又叫了好几百年。到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改写了“金陵的耻辱”。公元211年,孙权把首都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迁移到“秣陵”(今江苏南京市),并把“秣陵”改为“建业”,表达了建立“王业帝业”的良好愿望。之前一年(210年),孙权为强化东吴的国防建设,还派兵在“秣陵”修建“石头城”。“石头城”也成了南京的代名词。

唐朝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怀古抒怀诗,也把“石头”作为“南京”的代名词。刘禹锡,就是我们初中课文《陋室铭》的作者。虽然刘禹锡生活在晚唐,但他的《陋室铭》所写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却更像两晋时期的“名士生活”。两晋名士喜欢清谈,再加上严格的“门第观念”,自然会出现“有鸿儒、无白丁”的清谈场面。不过,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还是有孔子的“何陋之有”的价值取向,跟两晋的“名士生活”是格格不入的。那是一个竞相豪奢的时代,石崇与王恺(皇帝舅舅)“争狠斗富”,就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特写。

公元280年,“王浚楼船下益州”,西晋伐灭东吴,孙皓举手投降,结束了乱嚷嚷的“三国时代”,实现了天下一统。司马炎(司马懿孙)把“曹家的账户”来了个“转移支付”(265年),成了西晋的开国皇帝。他当然不想让“建业”这个地方再建什么王业帝业,就直接把“建业”改为“建邺”(282年)。西晋末年,遭遇了“永嘉之乱”(311-316年),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先后成为“汉赵帝国”的战争俘虏,被“汉赵帝国”先后杀害在平阳城(汉赵首都)。晋愍帝虽然是西晋的“末代皇帝”,但他的名字叫“司马邺”。于是在他称帝之时(313年),“建邺”因避讳需要又改为“建康”。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的首都都选择在“建康”。加上前面的东吴,故南京就有了“六朝古都”的美名。在隋唐时代,南京都“声名不显赫”,当时的通称以“金陵”最为常用。隋代常称“蒋州”,唐代常称“白下”“江宁”“升州”。五代十国时期,尤其是南唐建国后定都“金陵”,将“金陵府”改为“江宁府”。

北宋对南京的态度忽热忽冷,开始把“江宁府”升格为“升州”,不久又降州为府,复名“江宁府”。南宋跟东晋都偏安江南,虽然没有“定都南京”,但缘于同样肩负“北伐中原”的历史使命,又把“江宁府”改为“建康府”。南宋定都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有“临时安家”的意思。元代将“建康府”改为“建康路”和“集庆路”。“集庆”的寓意是“汇集喜庆”。据说,图帖睦尔先封怀王(1324年)是“一重喜庆”,怀王出镇“建康路”后成为元文宗(1328)是“二重喜庆”。所以,“建康路”就改名为“集庆路”了。这个改名的办法,我们的山城“重庆”也如出一辙。这件事,发生在宋光宗(赵惇)身上,因与主题无关,就不细说了。

到了朱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在“顺应天命”,公元1356年将“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又以“应天府”作为京师。不想朱元璋这个“平民皇帝”活得太久,在位时间太长(31年),把他的儿子们都“熬死了”。驾崩前,只有遗命孙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这引起了燕王朱棣(朱元璋侄儿)的强烈不满。“帝位之争”的结果,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1398年)。燕王悍然发兵攻打首都(应天府),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是为“明成祖”。这个朱棣因为《永乐大典》的编撰,成为名垂千古的“永乐大帝”。“燕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朱棣即位(1402年)七年后(1409年)就长期住在北京,让太子(朱高炽)留在建康监国。明成祖朱棣,或许还是更喜欢北方生活,或是出于“天子守边”的古老传统,于公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之名才正式“见诸史册”。也有史家分析明成祖(朱棣)的“迁都心理”:一是帝位是抢的,愧对“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愧对“建文帝”朱允炆,在南京住起“心有不安”,也怕到地下去见这两个皇帝。二是“抢来的”的帝位不具有合法性,名儒方孝孺连“登基册文”也不愿意写。所以,他要把当时的“北平”改为“顺天府”,搬到北京去“顺应天命”,增强帝位的合法性。三是中原王朝的威胁始终来自北方,“太子戍边”也是“正统观念”。所以,朱棣的迁都也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回来说晋明帝,他对“王敦之乱”的“善后处理”卓有成效,东晋又重新安定下来。据说,他的为政举措,让人们看到了东晋中兴的希望,被史家称为东晋难得的“好皇帝”。但是,不知道是“天妒英才”,还是“好人命不长”,公元325年,在位不到三年的晋明帝(司马绍)就因病死亡,时年27岁。有好事者分析,东晋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晋明帝(司马绍)还超过了“平均数”。也有史家分析说,如果司马绍不英年早逝,“东晋的中兴”也是可能的。但是,历史不容许假设,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罗学闰

(待续)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