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让我们一同踏上寻“年”之旅

——“书香达州 悦读四季”元稹读书荟第二季如约而至

发布时间:2024-02-01 10:2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隆冬时节,达城街头寒风凛冽,细雨霏霏,然而通川区马房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却暖意融融。1月31日,由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主办,达州日报社承办,通川区马房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协办的“书香达州 悦读四季”元稹读书荟第二季第一场——《龙开春幕 书香迎新》分享会如约而至,数百名阅读爱好者围桌而坐,品味书香,共话书韵。

专家追溯春节历史 

书法名家现场泼墨送祝福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这首童谣响起,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在中国人心里,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佳节。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忘,许多孩子对年俗并不了解,甚至认为过年就是吃吃喝喝。

读书荟活动部分参与者合影。

春节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习俗?有哪些关于春节的诗词?……当天下午,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巴山文学院名誉院长龚兢业老师现场科普了与“春节”相关的知识,现场的大小读者们跟随龚兢业老师的步伐,一同踏上了寻“年”之旅。

腊月廿三祭灶神、廿四扫房子、廿六杀年猪、廿八贴花花……在龚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中,在妙趣横生的故事里,读者们知道了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知道了春节里的各种习俗,也更深入知晓了达州独有的春节文化——元九登高。

新华文轩达州书城工作人员现场推荐新春书目。

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代代却不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虽已绵延两千余年,但不同历史阶段过春节,由于社会演进及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过节的形式以及在节日里对生活的寄托和愿望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龚兢业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春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核始终未变,春节是传承不息的文化纽带,寄托着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大家能将春节文化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学生专心聆听。

“白雪红梅辞旧岁 和风细雨兆丰年”“国运昌隆添百福 家庭和睦值千金”……活动现场,四川省书协宣传委员会委员、达州书协副主席彭闽湘老师,现场挥笔,书写了一副副对联。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每一笔都饱含着新年的祝福,每一副对联都寄托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写的是汉字,报的是节讯,送的是祝福,暖的是人心。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也是迎接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彭老师说,“希望大家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专科生”用读书浇灌生命沃土 

用阅读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在青年人王伟光身上得到了印证。

熟悉王伟光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本科梦”。但高考后,这个梦碎了,以他的成绩只能上专科院校。

龚兢业老师分享“春节”的由来。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我很迷茫,也很颓废,不知道路在何方。”王伟光回忆道。然而无聊时的一个举动将他拉出了情绪的“低谷”。那是2019年的春节,他在家百无聊赖地翻看论坛帖子时,一个话题闯入他的眼帘——青年应该读什么书,这个话题就像春雷一样,“砰”的一声,在他眼前炸开一丝光亮,“不知道为什么,从那时起,我便产生了想要读书的念头。”

王伟光分享读书故事。

然而,没有阅读习惯的他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阅读书目,于是他当即拿出手机,在百度上搜索“青年应该读什么书”,搜索页面显示“读书应该读经典”,他便马上在淘宝上下单购买了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全套中国经典书籍”。但当阅读第一篇目时,晦涩的语言、难懂的道理,让他无从下手。但王伟光没有放弃,而是从感兴趣的小说入手,开始了阅读之路。

“一开始,我只看一些官场小说,但后来,我感兴趣的书籍越来越多,读书量也越来越大。”王伟光说,文字无声,但它迸发的能量却震耳欲聋。

彭闽湘老师现场书写对联。

“阅读帮我击退人生的彷徨,成就更好的自己。爱读书的人不会让自己困于一时的人生低谷,所有曾经认真读过的书都会融入你的灵魂,沉淀成你的智慧,静静地待在心灵的深处。”王伟光表示,每当遇到困难,急躁无助时,他总会提醒自己,不妨静下心来看看书。他振奋精神,重新正视生活,重新找回自己,成功升本,并被评为院级优秀学生干部。

新春组诗朗诵。

人生而有涯,书海无涯。书籍数不胜数,穷其一生去阅读,知识也会有限,因此,王伟光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恳切建议,从自身实际出发,不盲从榜单,不轻信数据,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书籍。

当天下午,李柯馨、罗晨曦、萧棋峰三位同学还带来了“新春组诗朗诵”,来自新华文轩达州书城的杜珍老师为大家推荐了新春书目。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见习记者 文莉萍 李桦 文/图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