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

城乡融合发展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发布时间:2024-01-31 16:1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张黎丽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发挥乡镇集聚带动功能,“关键”是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难点”在助力农民可持续增收,“突破口”是推动城乡融合方式创新,并在综合施策基础上,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乡镇综合功能,增强乡镇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锚定目标,以乡镇空间布局优化为重点,实施乡镇综合承载提升行动,合理布局区域乡镇功能,推动大中小乡镇“连珠成链、聚点成片”,为发展要素在区域集聚夯实基础。依托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推动产业园区功能互补,以“延链补链”促进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打造支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平台,建设一批集承载力、引领力、辐射力、带动力为一体的中心镇。以达州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为契机,优化镇、村道路网,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双向顺畅的流通服务体系,不断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推进农业现代化。立足区域特质、服务特质、功能特质、潜力特质等方面设立乡镇发展综合指标,建立乡镇发展数据库,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城镇功能复合转型,激发人口大镇、产业大镇活力,支持其向现代小城市转型,形成乡镇发展梯度,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优化村级公共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牵头协调作用,实施“名镇、靓村”风貌培育打造行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增强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实现农村面源污染的条块治理、集成治理。健全城乡学校的“一对一”对口帮扶机制,通过城乡“校长轮岗、师资共建、课程共享”等形式厚植乡村教育基础。聚焦“一老一小”健康服务、疾病预防、日常护理等重点领域卫生医疗需求,采取“流动医疗服务车、健康医疗服务远程可视化直供、专家蹲点服务”等创新方式,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一村一项目”产业升级,完善涉农高校(专业)帮扶农村机制,重点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参股、参研、分红等形式创新科技成果服务农业方式,不断完善优质成果转化机制。

拓展农民收入渠道来源,夯实共同富裕经济基础。发挥人社、工会等部门作用,承接上级重点培训项目,广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孵化计划,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村人力资本提质增效提供支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支持农民依托“资源、资产、资金”深度参与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来源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坚持生态优先,不断以森林“四库”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态综合收益,让生态资源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以个人、组织为单位开展针对农村居民的帮扶关爱行动。

创新以城带乡方式,不断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坚持“立足社区、着眼项目、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城乡“党建联动、社区联谊、项目联姻、治理协同”,形成城乡空间融合、资源融通、人才融汇的新发展格局。鼓励城乡社区“一对一”结对共建养老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探索开展城乡统筹的互助式养老、候鸟式养老、寄宿式养老等模式,让城乡老年人在获得情感慰藉的同时实现聚集农村人气的目标。充分运用“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政策杠杆作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农村发展的人才支撑力。通过城乡不同主体间的“点”对“点”联系,“面”对“面”交往,“心”连“心”互助,不断推动更多人口向农村集中,优势产业向农村集聚,功能要素向农村集成,把农村建设成为勾起“乡愁”、体会“乡音”、感受“乡情”、回味“乡土”的人才“洼地”、产业“高地”、心灵“福地”、幸福“宝地”。 

作者:丁德光(达州市委党校教务部主任、副教授)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