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开江走出去的“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发布时间:2023-02-22 08:00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郝富成

文武礼建


中国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莽莽竹林里,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常常避开研究中心年轻学子的视线,悄悄地钻进林子里,守望观察他梦绕魂牵的“国宝”大熊猫。正如他自己常说:“爬了一辈子山,哪能忍得住不到处转转呢?”

他就是被誉为“大熊猫之父”“熊猫教授”,研究“国宝”的“国宝”——胡锦矗老人。他为保护珍稀动物大熊猫,功勋卓著,所以,国际公认他是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和“中国大熊猫研究的第一把交椅”。

不说他是怎样从开江永兴乡村走出而玉汝于成的艰难历程,也不说他是如何在大学讲坛辛勤耕耘而桃李满天下的卓越成就,单说说他和他的团队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大熊猫所做的一切,就足以让人对他生出无上崇高的敬意,让世世代代铭记他的巨大贡献。

为了找到大熊猫,他和队员花费4年半时间,踏遍了川西群山。他们趴在雪地上细细辨认熊猫的足迹;在竹林深处倾听熊猫把嫩竹嚼得嚓嚓作响的声音;在大雪初霁的早上钻进熊猫用身体挤出来的竹林“隧道”……通过9万多公里的艰苦野外调查,他和团队最终弄清楚了大熊猫的数目和分布区域。

又该如何研究大熊猫呢?初期的调查,让胡锦矗吃到了苦头:经常连相机都没掏出来,大熊猫就消失不见了。于是他决定换个方法,在经过长期实践后,提出从大熊猫的粪便入手。通过对不同的大熊猫粪便对比,胡锦矗发现其中残留竹节的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致年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熊猫在野外的踪迹来还原它们的生存状态。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又称“胡氏方法”,沿用至今。

这些探索和研究,最终形成了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不仅确认了当时中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为2400余只,同时也根据调查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2万公顷扩大为20万公顷,也直接促成了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大熊猫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工作,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

对于自己多年来的科学探索之路,已逾耄耋之年的胡锦矗认为既有遗憾也有欣慰:遗憾在于还有很多工作未能完成;欣慰在于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长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他希望自己培养的科研人员能和全国的科学家一起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生物科技的进步,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他终生坚持一个观点:大熊猫保护成败的关键,在于栖息地的保护。他说:“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总有一天大熊猫将无家可归!”看似极为平常的一句话,却说明只有保护好大熊猫的栖息地,大熊猫才能得以存活。生活在卧龙保护区的大熊猫日益兴旺,也会打心眼里感激他。我们再往深处一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能够得以保护,人类才会更加健康幸福地生存下去。关注动物的生存,就是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凭这一点,他为人类提供的宝贵经验,足以让人类更有把握面对未来。

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授予胡锦矗和他的团队“自然保护贡献奖”的最高荣誉称号;2008年,又荣获“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同年应邀接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大家》栏目专访。

“十分荣幸,但也诚惶诚恐。”他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入选“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的感受。他认为,四川的发展离不开几代科学家的前赴后继,他谦虚地说道:“他们中不少人比我做得更好,取得的成果比我更丰硕,但并未获‘百杰’,因而‘百杰’于我,‘诚惶诚恐’。”

2023年2月16日,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的胡锦矗教授病逝,享年94岁。

胡锦矗是从开江走出去的科学家,也是开江人民的光荣。历史彪炳英才,人民铭记功勋,开江人民祝先生千古!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