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稻鱼香里好“钱”景

——宣汉县积极探索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富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2-04-13 09:30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突!突!突!”一台台耕田机齿轮翻滚,在田野里来回奔跑,几分钟时间,偌大的一块田地被翻耕得疏松平整。清明刚过,4月6日,风和日丽,本是春耕春播的热闹景象,但在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的农田里却难见到村民忙碌的身影。原来,鸭池村通过土地托管,交由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集中管理,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成了“田管家”。

近年来,宣汉县积极探索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稻田养鱼,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效益,有效激发了土地“钱”力,形成了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良好局面。

土地托管

甩手掌柜奔“钱”程

宣汉是丘陵地区,坡地、山地居多,群众耕作难、效益差。一度时间,群众种田积极性不高,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抢抓被列为“全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机遇,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强土地整理和渠系设施建设,在胡家镇鸭池村创新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建立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实行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实现降低成本、农民受益。

在土地治理中,宣汉立足地形地貌,探索出富有丘陵山区特色的“长藤结瓜”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小并大、坡改梯,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山区田块新格局。建成后,单个田块面积大于2亩,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实现“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产稳产”。大力推广宣汉特色的“宣式U型渠”专利技术,极大降低了建设成本,破解了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高的难题。宣汉高标准农田建设集成了区域适宜化、水系优先化、坎埂牢固化、表土复位化、淹水调平化的“五化”标准技术体系,持续打造四川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

胡家镇鸭池村稻鱼种植基地

群众可采取全托或半托的方式,将土地托付给专业合作社,每亩土地只需支付六七百元托管费,耕、播、管、收等环节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年底收粮食就可以了。

今年50多岁的赵洪是鸭池村2社农民,多年的操劳让他身上“镀”了一层古铜色,“以前忙活一夏能晒脱皮,现在把自家10亩土地托管给专合社,每年稳收稻谷1万余斤、鱼3000余斤,年收入稳赚2.5万余元!”

据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军介绍,鸭池村现已托管土地3000亩, 今年将扩大到5000亩,已与数十户农民签订了土地托管服务协议,为农民节约直接种粮成本数十万元。

“实行这种种植模式,既缓解了农村季节性缺劳动力,又确保了种植面积,有效解决了农民种田难、种田效益差、土地撂荒等问题。”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唐贵成介绍,目前,全县共托管土地34余万亩,人均增收达到500余元。

稻田养鱼

创新模式增“钱”力

鸭池村依托成立的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胡家分会和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托管的土地上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增强土地“钱”力,取得了可喜效益。

在稻田边开凿一条鱼沟,稻谷生长期,鱼儿可以越过鱼沟在田里自由游弋生长。稻鱼共生,鱼儿可以吞噬田间一些害虫,有利稻谷生长。同时,鱼儿在田间游弋,也相当于以前人工薅秧,加速水稻生长。鱼排出的粪便,也是水稻最好的肥料。稻鱼共养共生,一举多得。

“稻鱼收获后,专合社将以最低保护价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不用担心销路。”鸭池村党委书记冯涌掰起手指算起了“一田双收”的细账:稻谷按亩产1000斤计算,一亩稻田可收入1800元;鱼按亩产300斤计算,一亩鱼可收入4500余元……稻鱼亩收入达6300余元,加上田埂种植玉米、大豆、油菜,一亩还可以收获350元左右,总共亩产达到6600多元,比过去种单一的传统作物收益翻了五倍。

到了年底,按照发展稻鱼产业“137”分成模式进行利益分配。托管农户与受托管大户除去集体的1%总产值后,按照三七分成。

鸭池村生产的绿色优质大米,还申请了“稻鱼香”商标,自制了礼品盒,1斤可多卖5元,按照一亩生产大米600斤计算,1亩就能多卖3000元。

“土地托管模式,让撂荒地变成了金土地,土地增值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也富裕了。鸭池村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评为‘四川省产业兴旺名村’,目前正在争创省级三星级农业园区。”胡家镇党委书记覃航如是说。

种田打工

乡村振兴好“钱”景

土地托管业务从起初农民“不买账”,到如今广大农民自己算好了“收益账”。

“我家有三亩多土地,我们按照每亩700元的价格交给‘田管家’托管,旱涝保收,每亩保底产量800斤。”天生镇新芽村村民向世路一脸高兴地说道,“农忙时节,我到农场或外出打工,每天工资至少100元,一个月务工收入就是3000元左右。之前自己种地,还要买种子、请人耕田收割,不仅农忙时节花费挣不了钱,还要倒贴2000多元,一进一出,每年仅农忙时间打工就可多挣五六千元,里外都是收益。”尝到甜头的向世路,今年早早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

“宣汉创新开展的土地托管模式,不仅破解了土地撂荒等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助力了乡村振兴。”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海达表示。

行走在宣汉大地,到处是一派村美民富、生机盎然的景象……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张平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