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苞谷粑粑

发布时间:2021-07-26 11:1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在农村,人们习惯地把玉米称作“苞谷。”

记忆中,每年春末夏初时节,家乡的田里、地里、田埂上、山坡上,到处都是一排排、一行行绿油油的苞谷,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洋,点缀着乡村美丽的景色。

“苞谷,苞谷——”杜鹃的声声啼鸣,呼唤着苞谷秆长高长壮,其腰间上下也像孕妇的腹部一样慢慢凸起。十天半月后,小苞谷的头上便长出了五颜六色的发丝,白的、黄的、红的、黑的、粉红色的……像一根根彩色的绸丝簇拥在一起。随着这些俗称苞谷“胡子”由少变多,由短变长,由艳变淡,一根根苞谷棒子也长得又粗又长。这时候,母亲总是到苞谷地里,用手慢慢地剥开苞谷棒子外面包裹着的数层青皮,再用指甲轻轻刺破嫩苞谷粒,试探着有无浆汁溢出。待完全脱浆后,便背着背篼到地里掰些嫩苞谷回家,一根根地剥去皮,理掉“胡子”煮熟后,让我们啃嫩苞谷棒子享用美食。这个时段,家乡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早上横起啃(棒子),中午吃炕饼(粑粑),晚上就嚼苞谷梗。”嫩苞谷成为我们的主食,幸福满满。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母亲用桐子叶蒸的嫩苞谷粑粑。曾记得,母亲常把一盆淘净不加水的嫩苞谷粒放在石磨旁的木凳上,由两人推磨,一人一勺一勺均匀地将盆中的嫩苞谷粒往石磨上的“磨眼”里倒(喂磨),被磨得细腻、黏实的苞谷面便慢慢地在下磨盘周围溢出,堆在磨槽里,不干不稀、清香扑鼻。

看见大人们推嫩苞谷面,我便邀约小伙伴们背着背篼去摘桐子叶。到了桐子树旁后,把背篼放在桐子树下面,我们像猴子一样爬上一棵棵桐子树,站在较壮的枝桠上,择其周围较大的叶片从其蒂根部折断往下扔。这时,最害怕的是有一种像蜜蜂状周身长满肉刺的绿色爬行昆虫(俗称“八角蜂”),它往往藏在桐子叶的背面,若不小心被它碰触到手掌或手背后,“八角蜂”像针扎一样释放出毒腺,被刺皮肤处便立刻红肿起来,又痛又痒,如用手去抠或搓其红肿处,就会越肿越大,越来越痒。不过,即使被“八角蜂”刺了,马上用嘴吸红肿处几下,其痛痒也会缓解,三五天后红肿也会自然消失,恢复正常。

母亲先对桐子叶正面、背面仔细查看有无“八角蜂”后,便一片一片地洗净放在筲箕里稍微晾干一下水分,然后把“十”字形木架放在大铁鼎罐下面,掺适量水,在上面放一个圆形竹蒸格。随后,在灶膛里点燃柴草,让我添柴烧急火。这时,母亲便在装有苞谷面的盆子里放几颗“糖精”反复揉来揉去,使“糖精”均匀地融化在黏实的苞谷面中。待鼎罐里的水开始沸腾后,只见母亲左手拿着一片桐子叶蒂的底部,手掌根部稍微把叶片柄处向内卷一下,桐子叶在手掌中便成了个小“斗”形状;随即,右手在盆里抓一把苞谷面放入桐子叶“斗”中,再把叶尖往内一贴,就成了个等腰“三角形”状的桐子叶粑粑。母亲将其正面朝底铺放在鼎罐里的竹蒸格上,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一层压着一层地把包好的苞谷粑粑放入鼎罐里,直到把苞谷面包完后,才盖上鼎罐盖慢慢地蒸。不一会儿,从鼎罐盖内边缘冒出的热气中,一股股既鲜嫩又清香的味道在屋内弥漫着,由少变多,由淡变浓,让人嘴里清口水直冒,垂涎三尺。桐子叶粑粑蒸熟后,母亲便揭开鼎罐盖稍敞一会儿,然后提着桐子叶蒂,把桐子叶粑粑一个个地平放在筲箕里。此时,我便迫不及待地从筲箕里提着一个桐子叶粑粑的蒂径直往一边走,待稍稍凉后,便把三角形的叶尖处往上一提,分开被包裹在左右的叶面,那金黄色、热腾腾、香喷喷的苞谷粑粑表面上,或凸或凹地印着桐子叶的经络,其特有的鲜桐子叶味道也融入其中。一口咬去,桐子叶粑粑那种黏糯、细腻、清甜、鲜嫩的味道直刺激着大脑的每一根神经,清香黏实、原汁原味,连续吃三五个是常事。若吃噎了,喝一口豇豆稀饭,既爽口又润喉。

如今,农户中石磨虽已绝迹,但市场上也常有用机器打的嫩苞谷面卖,偶尔我也购两三斤回家,并买些桐子叶蒸嫩苞谷粑粑,不过味道没有小时候母亲用石磨推出来的黏实、清香。这是石磨磨面与机器打面的粗细差异?还是生活富裕后的口感变化?或是浓厚的乡愁?(叶勇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