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达州姓氏故事】达川罗氏与罗思举之渊源

发布时间:2023-03-22 17:1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郝富成

文/谯继

罗姓是新百家姓排名第20位的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江苏,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


达川罗姓源流


罗,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至周朝时,有子孙被封于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称为罗子国。公元前690年,罗子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市),周朝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子孙遂以国名“罗”为姓。


据达川区原九岭乡罗泽东先生提供的《达州市达川区豫章罗氏族谱》记载,达川区原九岭乡(今属管村镇)白果营罗家祠堂是由两支罗姓组成:一支是罗大思先祖支系的原住户罗姓;一支为罗孟宗始祖支系的入川罗姓。


罗大思先祖支系先期落业于达县九岭白果营、河堰口一带。在两支罗姓先后落业于白果营、河堰口一带后,由于都为罗姓,“天下罗氏无二派”,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经商议,两支罗姓联宗,同为一个祠堂,即白果营祠堂,同用一个字派,即“家声大丕显 德泽科名全 纯宗克纪武 裕后亦光全”二十个字派。


罗大思先祖一支罗姓,过去被称为“古老户”,其意是未被“张献忠屠川”杀绝之人。据先辈罗大山口传,先祖罗大思原在幺滩河(固家河)经商。张献忠屠川时,罗大思为保护族人免遭杀害,将族人带到了一个四面绝壁的寨子上躲藏,才使这支罗姓族人免遭杀戮。所谓原住户,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原住户,只不过是先到达白果营落业的。


许多原住户老前辈告诉后人,他们先祖很久以前兵将“插栈为业”落根于当地。据查有关历史资料得知确有“插栈为业”之说:一次是英豪公,讳祥茂,字胜一,元翰林国史院士,明立后归明,明洪武二年(1369年)奉旨出任“红巾军残部征剿史”入蜀巴渝,平定红巾军残部,其后裔遍及云、贵、川、渝各地;一次是四世祖招贤公受明崇祯帝降旨接替父爵,兄弟三人(招贤公、敬贤公、德贤公)各统领兵三万,同秦良王、陈洪范带兵入川平复战乱,同时在重庆、邻水、岳池、广安、渠县三汇等地组织兵将“插栈为业”。由此表明,原住户罗姓也是从外地迁徙到白果营一带的,其后裔散居于九岭白果营、界牌、龙会乡等地。


入川始祖罗孟宗,字万一,排行一,赐进士,授福建漳州府知府,原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今麻城市)孝感乡高阶堰。明洪武二年(1369年)湖广兵戈为患,孟宗公为避难,入蜀地太平厅豆坪寺(今万源长坝乡)。时族谱载,孟宗兄弟四人,为避兵祸,除老幺仍住湖北老家守墓外,其余三兄弟分逃至四川。入川时,兄弟害怕年久无证,将先祖所存金盘一个,砸分四件,四兄弟各携一件作为传家宝,相约“后有金盘相合者,即为一脉”。后代子孙为了不忘自己的根,历代修谱,其谱名均为“金盘罗氏族谱”。该脉主要分布于万源、宣汉、达县(今达川)、通川、开江等地,迄今600余年,已繁衍子孙25世。


原九岭乡千秋塝村罗姓一祖坟罗大禄(“家”字派之上)墓修建于清同治年间,其碑载:“吾始祖发源湖广,发迹川地立业,兄弟四人,碎分金盘各一为记。长居营山,次居东乡,三居豆坪寺,后居白果营。我居地孟宗公之裔……”等。达县九岭乡白果营罗氏先祖罗发田,为入川始祖罗孟宗后裔。发田祖生秤、尺、斗、剪、斐、级、文、秀八人,后依序更名为:景、耀、谏、章、儒、裔、嗣,最后一个没变。长房罗秤(景)、三房罗斗(谏)、四房罗剪(章)自白果营、河堰口迁徙到龙会乡各地居住。其中长房秤(景)的后裔又从龙会乡罗家坝分迁到罐子乡沟口、陈家乡黑刺垭居住。二房罗尺(耀)后代从白果营、河堰口迁至渡市各地居住。


罗氏郡望及始祖


古往今来,达州罗氏家族世世代代在巴山蜀水繁衍生息,根深叶茂。无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散居各地的罗氏后裔都坚定地认准豫章是天下罗氏的发源地,罗珠公是豫章罗氏始祖。罗氏先祖创业之艰难,充满了苍凉而雄健的历史感。为躲战乱,避灾荒、瘟疫,民无常产,身无蔽衣,食无保障,流离转徙,途经崇山峻岭,虎狼同行,历尽艰辛,真是“八千里路云和月,茫茫天宇投何处”。


罗氏郡望豫章郡,汉高祖置,王莽称“九江”属扬州。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山西地区。到楚文王时期,罗姓族人向南进入湖南汨罗县(今汨罗市),并产生以“罗”命名的县——罗县。秦汉时,罗姓向东发展,沿长江而下,延展至江西南昌地区。


罗珠,字怀汉,长沙人,曾仕于秦任武陵令。汉高祖时封为治粟内史,奉命镇守九江郡。时郡人张交献出一块地方,罗珠立刻与灌侯婴筑起一座城池。周围十里,开辟六门。建成后,亲手在沟内种植豫章树,从此定居下来。罗珠胸有宏才大略,知识渊博,超群逾俗。在督运粮饷中,兢兢业业,使灭秦的事项进展顺利,堪称有功之臣。所以灌侯婴特地向上奏请,罗珠便升任为参阵知政,节制诸侯,官拜相国大司农。


罗思举其人其事


《达州市达川区豫章罗氏族谱》载:罗思举(1765年-1840年),字天鹏,四川宣汉普光镇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五月初八,系入川始祖孟宗公第十六代孙。清道光时期著名将领,历任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提督,授一等轻车都尉和一品水陆总督,赐“振威将军”。


罗思举出生于贫寒农家,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立拉扯4个孩子,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没下顿。年幼的罗思举,到处惹是生非。族人对他很是忌恨,据说曾多次想用族规把他给活埋掉,以免给罗氏一族惹上官司。


1778年,当地大旱,第二年又闹饥荒,罗思举带着幼小的弟弟逃荒到外地。17岁时,他认为种地打柴没有出头的日子,便到陕西终南山去拜师学了两年武艺,学得一身好功夫。


嘉庆元年(1796年),继湖北白莲教首举起义大旗后,王三槐等人在四川东乡县桃花场(今宣汉县桃花乡)莲池沟也发动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六七千人。


是年,已到而立之年的罗思举,尚在陕西四处漂泊,穷困潦倒。听说家乡白莲教起义后,他认为乱世出英豪的机会到了,连夜从陕西赶回家乡罗家坝,参加了普光寺张家坝的团练武装。


王三槐等人率军在凤凰寨活动,川北镇潼川营游击罗定国带领400余名清兵驻扎在清溪场堵截。兵少将寡,罗定国不敢贸然行事,派团练武装前往围堵义军。罗思举主动参战,表现突出。战斗结束后,罗定国得知团练武装中居然还有这么一个能人,便将罗思举收编于麾下。


东乡县内外白莲教纷纷起义,与王三槐等人遥相呼应。罗定国率领清军驻扎在清溪场,力量相差太远,无计可施,就召集手下人商议对策。罗思举站出来大胆自荐说:“他们刚刚起事,看到我们没去围剿,一个个骄躁狂妄。这正是我们的好时机,我们可以用火攻。请给我500人,给乡勇(清朝用兵时临时招募的辅助部队,非正规军)都行,我愿意去打前站。”


罗思举只身攀上清溪境内的四望山,趁着天黑,一路向义军聚集地峰城潜去。他先后穿过36道关卡,凌晨二更时分,抵达义军营帐,将火药、引线分埋在帐内外。不久,义军营中四处火起,一片混乱,死伤无数,最终朝南坝场而去。


罗思举纵火焚营,以一人之力赶走数万义军,立下大功,声震川东。罗定国欣喜万分,命他统领乡勇。四川制军英善听说后,赏他行营七品顶戴,隶属于八旗副都统佛住。罗思举由此也进入了加官晋爵的仕途之路。


川东白莲教不断起义。徐天德在达县亭子铺起义后,刘学书在东林场起义响应,两部汇聚在亭子铺。清廷调遣重庆镇总兵袁国璜从湖南带兵回川,袁国璜率500人驻扎于牛背山(今宣汉县东林乡境内)。陕安镇总兵何元卿,也领兵抵达七里峡土地垭(今宣汉县七里乡峨城村境内)。徐天德分兵5路出击清军,将袁国璜、何元卿干掉。


王三槐见时机成熟,突破清溪场的清军防线,驻扎在观音岩(宣汉县城南门河对岸),与徐天德互为犄角,窥视东乡县城。


罗思举等人此时已从清溪场退守县城,他建议佛住深挖城壕,加强战备。但佛住认为县城城高墙固,只要坚守不出,就可自保,不听罗思举的建议。罗思举很是失望,便投奔率军驻扎在方山坪的县令刘清。


刘清向索费英阿推荐罗思举。罗思举主动请缨,率一万多名清兵、乡勇,绕道老君场,经万古楼、金岩关、窗子岩、刘家沟,在大团包平坝扎营。营外四周布置3道鹿角栅栏,外面深挖宽两丈八尺、深一丈两尺的壕沟,沟内掩埋火药,填塞篾条、竹木,连好引线。罗思举又命人在营后20里处建一营卡,以备退守。


两军对峙到4月,清军5路逼近冉家垭口。罗思举率乡勇猛攻义军大营。这一战非常激烈,清军攻陷冉家垭口,义军损失惨重,分路突围。


后来,罗思举率乡勇利用熟识地理的优势,配合清军展开游击作战,使义军损失惨重,又立大功。经宜绵等人保奏,嘉庆皇帝赏赐罗思举戴蓝翎并千总衔。


由于白莲教义军实力强大,清军节节失利,损失惨重。罗思举利用所率乡勇熟悉当地的优势,在观音山、大青山、新店子等战役中屡立奇功。嘉庆闻讯十分欢喜,再次赏赐他花翎顶戴。


凭借一次次战功,罗思举获得一次次升迁,先后升任参将、总兵、提督等职,乃至被赐双眼花翎、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1840年春,77岁高龄的罗思举赴荆州与两湖制军商议公事。途中患上风寒,医治无效去世。道光皇帝对他赏加“太子太保”衔,谥“壮勇公”、封“振威将军”,免去任内一切处分,颁发祭文,饬令四川藩库拨银安葬。同年秋,罗思举之子罗本镇扶榇归川,将其葬于东乡县老君场笔架山下白花坪祖茔。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