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哦,回锅肉

发布时间:2022-07-21 09:4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已过正月十五,无名饭店门前,还堆积着从远处吹来的枯黄树叶,以及褪色的鞭炮渣子。江陵这个水边小镇,穿梭的船只载着两岸青山,每一帧画面都灵秀动人。

云巧站在厨房窗边,出神地望着大河,看那些船只由甲壳虫大小,渐渐移来,越变越大。直到发动机“嗒嗒嗒”地闹腾,船上的人,一个一个,从船舷上跳下来。

她突然擦干眼泪,打量案板上的头刀肉,那是为父亲头七祭祀用的熟肉。接着走进二楼父亲的卧室里,找来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条条款款,有些还配了简易图画。那是她父亲根据多年乡厨经验,总结出来的菜谱。

相依为命的父亲不在了,无名饭店只好关张。对于一个刚满十九岁的乡下姑娘来说,就像大河里的船丢掉了锚,不知如何靠岸。哪里才能靠岸呢?是无名饭店,是父亲一锅一铲给她留下的味觉记忆。她想,如果无名饭店不垮,就像父亲的臂膀能给予她支撑,如果能将父亲的味道传承下去,就能让父爱永远在心中盘踞。

云巧翻开菜谱,要学炒回锅肉。既然有熟肉,只需去楼顶拔几根蒜苗就行了。刚刚开春,蒜苗一片翠绿,手指一掐,能溢出水来。用刀去掉蒜苗根部,冲洗干净,正准备切段,九爷的咳嗽声就越来越近。

九爷把旱烟斗从嘴里取出来,扒了扒那些蒜苗说:狗儿,你总算缓过来了。狗儿是江陵镇爷爷辈对孙辈的爱称。云巧点点头,眼眶又红了。她对九爷说,准备把父亲的味道复制出来。九爷说:好好好,你爸爸也会很欢喜,他是个好厨子,跟你一样,从小就有慧根。

回锅肉,起源于古代祭祀用肉,人们把祭拜完先人的熟肉拿回家,再切片回锅炒制,经过不断改良和演变,再到后来川菜祖师,利用豆瓣发酵后特殊的酱香,创出了一道特色菜。

做回锅肉,首选坐板肉,现有的头刀肉并不合格。由于猪在坐卧时,经常运动,所以坐板肉肉质结实坚挺,即便经过水煮,还具有支持力,口感脆嫩而不软绵。九爷说:没有坐板肉不要紧,按照你爸爸的菜谱来,先把味道调对头。

经多年在课余帮父亲配菜,云巧也练就了好刀功,切出来的大片猪肉,厚薄均匀。锅烧热后,油就下锅。父亲说,锅不用太热,太热肉片会巴锅,油不用太多,太多会把肉炸干。肉片被温火煸到吐油,姜末、蒜末、豆瓣酱、甜面酱和黄酒悉数放进去,各种佐料的香气扑腾上来。九爷在旁边一个劲地说:香香香!最后将蒜苗段倒进殷红的锅里,几铲挥动。九爷又一个劲地喊:狗儿,要得了,要得了。

蒜苗不宜久炒,久炒就塌了。对于一盘红中带绿,有肉脂肥厚和蒜苗清香的回锅肉来说,就降低了分数。

云巧喊九爷试吃。九爷一尝,立即喊太咸。原来豆瓣和甜面酱,虽然能发出陈香,但酿制过程需要大量盐巴。如果不注重比例,成菜就会偏咸。云巧又回翻菜谱,发现父亲写着豆瓣酱和甜面酱的比例应该为三比一,起锅前还要放少许白糖,用隐约的回甘来增香提味儿。

云巧有些懊恼。九爷说:不要泄气,你第一次炒成这样已经很好了,下回我们再来一盘有灯盏窝的回锅肉。

第二天,云巧将房前屋后彻底打扫了一遍,提着清早就去买好的一块坐板肉开煮。煮回锅肉,要开水下锅,用高温封住猪肉表面,保持内里的嫩度。云巧在煮锅里掺水,放上花椒、姜片和葱结,水煮开后,将肉没在水里慢煮,不时用筷子插入肉里,看看能否戳动。肉终于能戳穿了,还不渗出血水,就捞了出来,煮过火后,肉就柴了。

刚煮好的猪肉滚烫无比,想要马上切片,无从下手。她像父亲从前一样,将肉放到冰柜里,预备半小时后再切。这期间,她又将豆瓣剁细,各种佐料和配菜备好,就眼巴巴地等着九爷过来。

九爷今天没带旱烟斗,端了一两老白干过来。他说:狗儿,我感觉你今天肯定炒得好。

这次的坐板肉煮得很成功,呈刚刚断生的状态,即使切成大片,在锅里受热,还有一定的拉力,从而卷成灯盏窝。依外观看,这第一步形态就合了格。九爷又说:好好好!

九爷抿一口酒,用肉片夹着蒜苗送进嘴里,鲜香脆嫩,爽口不腻。他眼睛有些湿润:是你爸爸的味道啊,狗儿。云巧没说话,吃一口回锅肉使劲吞下去。

九爷牙齿疏落,毕竟七十多的人,遇到嫩气的蒜苗还能囫囵吞下去,过几天后,蒜苗开始抽薹,茎部纤维老化,全塞在牙缝里,要鼓胀好一阵子。他只有用牙签仔细地剔弄好半天,渐才如释重负,说:狗儿,下次你用苕皮来炒回锅肉。

云巧说:爸爸说蒜苗才是回锅肉最佳搭配呀。

九爷说:年轻人,要学会变通嘛,哪个菜不是一代又一代变化来的结果。

云巧觉得九爷的话很有道理,我们的川菜,不也是祖师们集众家之所长,再经自己精心研究,创新出来,成为独树一帜的菜系的吗?

隔天九爷提了一袋白里带灰的红苕粉过来。云巧正在用小镊子,一根一根地拔猪毛。从毛孔里窜出来的,是农家黑毛猪的毛,粗亮的毛根戳得她手指有些痒痛。

九爷说那是九婆婆自种红苕晒出来的好粉子,要她摊出来做苕皮。云巧打开袋子,满眼是不规则的小疙瘩。她问九爷:不是去市场买现成的苕皮吗?

九爷说:那些用机器批量制作的苕皮,哪有自己用土菜油、土苕粉摊出来的味道香?

九爷是旧知识分子,祖上家境殷实,从小就练成一个会品味的舌头,曾经吃过不少珍馐美味,也爱做几个拿手好菜。他说话不像一般的小镇老头子,而是像过去私塾里的老先生。

云巧不会摊苕皮,九爷就教她。他抽光一锅烟,去水龙头底下使劲搓洗那双被烟熏得焦黄的,干巴巴的,青筋绽现的双手。然后取一个大碗,抓了几把红苕粉,兑些清水,就专注地搓捏起来。水越来越浑浊,那些疙瘩一颗颗在水和力量的作用下,变得细滑温顺。

九爷喊云巧在炒菜锅里烧油,油在锅壁四周转动,把整个锅体都浸得亮亮的。金黄的菜油刚依附在温暖的铁上,就喷出油菜的香气。九爷一只手将均匀的苕粉浆倒进锅里,另一只手拿起锅柄,将锅轻举后四周转动。粉浆逐渐凝固,底部慢慢变成浅褐色,而表皮有些地方出现了白色的干纹和粉块,像谁标出的地图。他又顺势掂锅,那一大张圆盘似的粉皮,就翻了个面。尽管先前的表皮被油润火攻,依旧还是顽固的白色,水油不浸的样子。九爷说:狗儿,我们这张苕皮要不得哟。

云巧不信,坚持将它切块,在回锅肉最后加配菜的步骤,将苕皮扔了进去。苕皮上那些干硬的白色部分,吃在嘴里像锅巴一般咬不动,还有一股生苕粉的怪味。

他们又来摊苕皮。这回九爷喊云巧来调浆,并吩咐她用热水。油汪汪的锅里,就煎出了两面透明如一的苕皮来了,像王家杂货铺上的牛皮糖。

云巧问九爷:为什么您老人家一开始不用热水?

九爷豁开缺了一颗门牙的老烟嘴说:成功有成功的道理,失败有失败的原因,没有对比,就找不出最好的方法。

云巧开始打破传统观念,单就回锅肉,一周功夫,她就炮制出青椒回锅肉、盐菜回锅肉、泡菜回锅肉等一系列出来。每款回锅肉,根据食材的特征和咸度,去更改每种佐料的配比,以及投放的精确时间。

从做回锅肉开始,她预备一周学会一道菜。她没想到父亲记录的那些神圣的传统川菜,能演变出这么多菜来,它们多像门口那粗壮的老黄桷树,不断萌发新的枝芽。

这天,九爷正和云巧商量何时开张的事。云巧说:九爷爷,只会炒一个菜,开不了馆子。九爷说:你先做乡里乡亲的生意,他们都知道你的情况,慢慢学慢慢做。

只见从桥头走来两个背着大包的陌生人,不但颇显倦态,而且似饿得心慌气短,看无名饭店开着一扇门,中气不足地问:老板你们店卖不卖饮食?

云巧正要拒绝,九爷伸出左手对她作了个闭口的手势,说:要卖!

那两人又问:你这无名饭店特色是啥子?

九爷烟斗上的烟圈,刚挨着耳朵向上飘移,又被河风折回,窜进他那稀疏的头发,他一微笑起来,额间的皱纹像刚搓的几缕麻绳。

他弹了弹烟斗,自豪地说:哦,回锅肉!

作者:陈美桥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255号达州日报社611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达州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版权所有:达州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