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那年高考

发布时间:2022-06-16 10:54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任朝政

端午节后,是芒种,芒种过后又是一场高考。高考安排在芒种时节,真是别具意蕴。遽然领悟,高考犹如芒种,莘莘学子一边收获,一边播种,收获的是十年寒窗结出的盛夏果实,播种的则是神圣大学殿堂的无限诱惑。

前晚,约了几个亲友小聚。其中有一个远房亲戚,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也是我高中时代最要好的一位同学的亲姐姐。席间聊起高考话题,想起当年高考第一天的那个清晨,正是这位美丽善良的姐姐帮我打了一针葡萄糖,助我走进考场。

突然怀念起高考岁月,一切像是远了,又如同在昨天。35年弹指一挥,总是会经常梦到自己参加高考的情境,打开试卷就懵圈了,手足无措,没有一道题会做,惊醒,一身冷汗。

对于农村青年来说,那个年代的高考,除了当兵以外,这几乎是唯一跳出“农门”的机会。

我是1987年参加高考的,当时的班主任张世智老师至今见面还在感慨:八七级,成就了石桥中学的荣耀。据说,那届高考是石桥中学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一届。

在石桥中学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学生岁月。在我们那一届之前,高中是二年制。正好从1984年改为三年制。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只考了班级第18名,当时也不以为意。因为在那之前,几乎没有认真思考过考大学的事情。在那个初升高后的暑假期间,我到石桥中学读高中预备班,几个人住大通铺,染上了疥疮,晚上几乎无法入睡,苦不堪言,一进课堂就昏昏欲睡,就看武侠小说提神。

不知不觉,就混到了高二。高二文理分科,按照常理,一般学习好的都选理科,可偏偏我们一班有好多优等生和我关系很铁的都选了文科,包括峰、翠柏、南观等几个学霸级别的家伙。我倒是没有纠结,直接选了文科,因为我觉得文科容易混日子。

分班后,断断续续有往届生插班,文科班最多的时候有80多人。1987年7月,终于进入毕业季。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考了一回——参加高考预考,达到分数线的才有资格参加高考,没有达到的就宣布就此毕业了。

幸运的是,我如愿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当年预考的分数是512(总分640),年级第二名。几乎就是从那一刻起,突然萌生了要考上大学的愿望。在乡邻们的赞誉鼓噪之下,我的父母居然也开始相信,没准儿他们的这个幺儿子真的能吃上“皇粮”了。

预选成绩公布后,已然到了拼刺刀的阶段,可我还是没有太多的紧张感,那时候是考前就填报高考志愿,因为我的字写得好,很多同学的志愿表都是我帮着填的。我第一志愿选了复旦大学,第二志愿是报了西南政法学院;直到第三批的最后一个志愿栏目,才选了后来上学的包头钢铁学院(后更名内蒙古科技大学)。也许,是因为那句著名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吧。

1987年的7月7日至9日,我参加了此生唯一的一次高考。

故乡的七月,天气闷热潮湿。平生第二次坐车去县城,一路上飘着细雨,我遗传了母亲晕车的基因,坐车对于我来说简直如同炼狱,不时把头探出窗外呕吐,雨水不知不觉间湿透了我的头发。70多公里的路,车子颠簸了3个多小时,总算到达高考预定住处——我还记得是位于荷叶街的达县地委招待所。当晚,感冒发烧,昏昏沉沉地睡下,半夜从上铺掉到了地板上,把同屋的同学吓得不轻。

第二天早起,学霸峰领着我去了考场附近的专区医院,他姐姐当时在医院当护士,“走后门”给我打了一针葡萄糖,也没给钱。

走进考场时,脑子里一团浆糊。上午第一门课程是语文,我平时基础不错,题也简单,写作文的时候却没有一点灵感,“扯草草塞笆篓”囫囵凑够了字数;下午考数学,心里莫名慌慌的,试卷发下来,我举目四望,想找一个可以给我依靠的眼神,可是所有的人都在埋头答卷了。赶紧埋头做题,可是第一道题好像就被卡住了,满脑子都是一种自我暗示“完了,完了……”

三天考试下来,充满了失落和茫然。见到对我满怀期待的教我们数学的李永言老师,我羞于见人,自己说没希望了。回到家,沉默寡言,绝口不提高考之事。过了几天,兄长从县城回来,得知我考前出现意外情况,也是唏嘘不已,转而劝慰我,没事,不行就再复读一年。静夜里,我躺在又潮又热的小屋里,听夏夜的虫鸣此起彼伏,内心波涛汹涌。

转眼就到了八月,相对于参加高考的多数同学而言,我却没有那种度日如年的煎熬和担惊受怕的等待。因为,我早已心如死灰。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成绩下来,我居然上线了。我记得出来考试成绩的那天,我和邱君一起去学校看榜,走到学校大门口,李永言老师告诉我,你考上了!心头一片空白,愣了片刻,急匆匆地挤到成绩榜下面,仰头找到自己的名字,467,虽然比预考成绩相差了45分,但总归是上线了……

一路狂奔回家,激动地告诉母亲:我考上了!

其实,在当时,我还是有点不甘心的,兄长也说,要不就再复读一年?考虑家里当时的经济条件,再说,明年谁知道又会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呢?于是,我安然接受现实,这也算是我一生中的一大遗憾吧!

等待入学的日子,是幸福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纷纷登门祝贺,母亲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父亲依旧没有更多的言语,可是眉宇间也自然舒展了。我懂得,多少生活的滋味都在其中啊!

入学前,生产队长安排在我家院子里放了一场电影,家里还摆了十多桌酒席。队长在喇叭里喊:祝贺任家公子金榜题名!整个院子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与祝福。

35年过去了,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依然让人感慨万端。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