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用视觉论述时代洪流下的乡村——吴仕华追寻乡土艺术新的语境

发布时间:2022-01-07 11:3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黄土地上,一群男女置身于红砖或黄砖房中,忙着搬沙、抬板、砌砖、调砂浆、推车、担水……他们的体态虽显得劳累,但细细观察其面部,众人皆不同程度地透露出满足或喜悦,这是吴仕华创作的《重建家园》系列油画的核心基调。二十多年来,吴仕华痴迷于乡土油画,从个人艺术喜好延展到关乎社会责任的思考,越深入创作,他越清晰地看到了乡土概念的逐渐模糊化,他也越来越急迫地去寻找更多足以诠释“乡土”的新素材与新方式。

融情于画 乡村成就创作

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无法撒谎,它作为艺术家情感的镜像表达,最能通过其直观艺术家的内心欲望与情绪,以及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以《重建家园》系列油画剖析吴仕华,能让观者了然于心的必然离不开“乡土情怀”。“乡土题材,包括《家园》系列的创作冲动,确实与我从小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据吴仕华介绍,达川区罐子镇是生养他的故乡,大巴山的农村储存了他的童年记忆,培养了他的创作审美情怀。春暖花开的家园、劳作中的欢声笑语、农民聚会时的喧嚣嬉闹……他把这些乡村记忆反复糅杂、加工,一组“重建家园”便跃然纸上。

《重建家园》系列油画

对于乡土的表达,吴仕华曾尝试过不少方式和元素,一直在寻找一个更合适自己创作技巧的表达形式。直到2009年,他为了研究生毕业创作再次深入大巴山农村,在目睹了一场繁忙的造房景象后,被农民自强不息的劳动模样深深打动。“那时正值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期,男男女女一边劳作、一边戏谑,恰如童年记忆中的集体劳动景象,我兴奋地勾画速写,不想遗漏眼前任何一个细节。”

回去后,农民重建家园的一幕幕劳动场景在吴仕华心底始终挥之不去,他迅速整理采风资料,一次次感动和震撼于农民面对困难生活的乐观态度,于是,吴仕华产生了想要表达他们的欲望。通过多次前往实地观察,然后不断思索、勾勒,房屋在劳动者的欢声笑语中慢慢“长高”,吴仕华脑海里那些含混的线条、框架、色彩也日渐明晰起来。

行思坐想 现实交融记忆

“艺术创作绝不是盲目的模仿,它不仅展示了创作者的技法,更需要注入创作者的个性审美、文化修养,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在反复考量后,吴仕华确定将“未建好的砖房”“劳作者”“劳动工具”作为创作的主元素,并用他擅长的油彩来形容他对乡土的认知和向往。

在再三尝试并听取导师建议后,吴仕华最终确定以土红色和土黄色的房屋建设场景作为绘画的主框架、主色调。毕业作品完成后,2010年至2015年期间,他又陆续创作了几十张《重建家园》系列的大幅画作。远观,大面积的土红、土黄色调在迅速吸人眼球后,又猛然一震;近瞧,画面热闹不已,众人神态各异,细细赏味,又总有小细节的惊喜。

“我尝试从个人形象的特写到大场景描绘的表现,想以单独的人物表达讲述群体农民。”房屋对中国人而言是家的具象化,吴仕华巧妙地借用这一传统观念,按照画面的视觉需要,打破房屋的常规构成,将农民丰富的劳动动态,以情节叙述的方式分组安排于画面中。

在画中,吴仕华把记忆中的乡村和采风得到的各种场景、人物交相融合。整理稻谷的、砌着砖的、正挑水的、爬上电杆的、吃着饭的、牵牲口的……各种各样的人散布于正在修建的砖房各处。有的人物动作与建房的场景放在一起显得合情却又不合理,但吴仕华偏偏用戏剧性的处理手法将他们请进画面,这既是他略带诙谐的创作情趣,更是他对新时代农民生活变迁,以及精神升华的独到解读。

厚积薄发 搜集摸索新内容

伙伴、老牛、黑狗、背篓、树木、花草……这些都让吴仕华常怀眷恋,每年,他都会前往乡村采风数次,村风吹来的泥土芬芳使他感到格外清爽、舒适、安心,也总促使他拿起画笔想要勾勒。“‘乡土’这个题材我会一直创作下去,只是近年来,社会发展太快,当下乡土概念正在不断地模糊化。”继《重建家园》系列油画之后,吴仕华又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吴仕华将焦点转向了巴山风景,近期,他又着手计划前往万源深山搜集素材。在寻找乡土新语境的过程中,他发现儿时记忆中那些古街、古桥,以及庭院里的石刻,因村民的保护意识不强,出现了遗失或不同程度的损毁,这让吴仕华和四川文理学院里部分志同道合的同事很是伤怀。“民间美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它是构成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乡土艺术绝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此,吴仕华和几位同事决定行动起来,尽快记录下遗存的民间美术风貌和文化背景。

吴仕华认为,“抢救”民间美术与找寻乡土艺术新的语境,是可以相互成就的两件事。面对厚厚的速写本、上万张照片、几大柜资料,以及悄然蜕变的乡村,吴仕华相信他要的下一个答案就在其中,“我想记录的是时代中的乡土,社会在进步,乡土在变化,我的创作就不会停止。”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蕙菱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