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浅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3-11-01 17:40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廖晓梅


中国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究竟该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带着这个疑问,假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

那么,究竟什么叫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叫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我们每位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精神长相,了解它的内在素养。一个人的素养——学识、智慧、道德、态度、品格、思想、精神等一定会通过其言行举止和神态表情表现出来,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在被问及“文化(素养)是什么”的问题时所作出的回答:“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塑造自己的精神长相、涵永自己气质风貌的过程。

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第二、要致力于建立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第三、要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如何实现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从而推进教学关系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教学的技术问题,即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及其有效性的问题,而应该是教学的价值问题,即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使命、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等。课堂教学不应该只被看作实现教学目的为手段,而应该同时看作生命成长的过程。把教学提升到生命的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成为生命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教师要打造幸福的课堂,幸福地教学就是让学生感到舒适、温馨、安全、快乐的教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的感觉,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走进自己的情感、生命和灵魂的深处。为了让学生有家的感觉,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接纳学生;2、重视学生;3、相信学生有能力;4、让学生有安全感。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要力争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只有老师自己感觉到幸福,才能将幸福的感觉传递给学生。我们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做幸福的人。

(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邱浩云)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