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

让巴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绽放异彩

发布时间:2023-07-31 16:1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张黎丽

没有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没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形成的,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深融于其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意涵与本质内蕴,在任何时候都能为我们筑立心扉、淬炼肝胆、铸冶灵魂,使我们永葆鲜明而深挚的自觉、自尊与自信,进而从中开掘永志创新、奋发进取的强大引擎与不竭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穿越历史烟云传承至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文化不仅在特质上与中华文明高度契合,而且其所倡导和彰显的内在品格和主流价值,与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等价值取向也是高度吻合的。如,巴文化重和合,善交流,从考古材料和专家研究来看,巴文化与蜀文化、楚文化和中原文化都有广泛交流;巴文化重奉献、讲大义,《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的巴国将军巴蔓子割首践约的事迹充分说明了这点;巴文化重一统、顾大局,巴地先民在助秦统一六国和助刘邦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已有的考古成果已经实证了达州是巴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的宣汉罗家坝遗址、渠县城坝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川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巴文化遗址之一。两大遗址均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大遗址名单,罗家坝遗址发现大量高规格贵族墓葬、成套青铜礼器、龟甲占卜遗迹等,填补了多项巴文化考古空白,被誉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之一”。城坝遗址发掘出川东地区新旧石器时代人造石质工具,将巴文化历史从战国时期推进到万年以前;出土的10余枚汉代竹木简牍,被称为“四川最早识字教科书”;发现全国首个津关遗迹,获得中国考古学界最高奖项“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文明现代文明,巴文化不能缺席,更不能缺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巴文化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让其绽放出独有的时代光芒,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荣耀。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几项原则和正确处理几对关系。

要坚持人民至上、以民为本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巴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为本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挖掘巴文化“忠勇信义”等核心价值,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巴文化从“书本上”“泥土里”走进广大群众“生活中”“心灵处”,用巴文化浸润群众精神世界,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要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原则。推进巴文化事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不能搞闭门造车、不能搞单兵作战。要在落地落实市委“157”总体部署和达州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中,找到推进巴文化事业的起点和定位、角色和功能、方法和路径、目标和任务,也要在这个大局中检验工作成效,不能自说自话、贪图满足。

要坚持统筹并进、突出重点原则。在推进巴文化事业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要始终注意区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推进工作的牛鼻子,集中主要精力、主要资源重点解决推进工作中的症结性本质性全局性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推动形成各方面工作协调并进、重点突出、亮点纷呈、特色鲜明的生动格局。

要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推进巴文化研究阐释和创造性转化中,既要坚持学术研究一般规律,尊重专家意见,也要结合现实条件,创造性地推进工作;既要坚持巴文化特色特点,挖掘巴文化内核价值,也要结合时代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释放其时代价值,切不可把巴文化视为几千年前的“外来物”,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待巴文化的发展,否则我们今天研究巴文化就是无的放矢。

要把握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推进巴文化研究阐释和创造性转化中,对巴文化遗址遗迹,要坚持“保护第一、发展第二”的理念。对学术价值高、容易遭破坏的遗址遗迹,要始终绷紧“保护”这根弦,绝不能因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对区位条件便利、保护情况较好的遗址遗迹,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旅游业,推动农文旅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要把握好“快”和“慢”的辩证关系。巴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创造性转化,绝非一时一夕之功,也不会像“修房子”“建大桥”一样,每天都能看到“新变化”。要树立正确业绩观,兼顾当前和长远,准确把握文化研究规律,让该“慢”的慢下来。当然,我们不能让“慢”变成一种散漫。人无压力轻飘飘。确定具体目标后,在尊重工作规律的情况下,必须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快马加鞭、大干快上,蹄疾步稳地推进各方面工作,让该“快”的快起来。

作者 蒲茵: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杨猛: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资源科科长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