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五月,我来到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5-31 22:09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郝富成

文/王兴寨


5月17日,我随单位到宣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开展“寻巴文化根脉,传新时代强音”主题党日活动。


初夏的阳光,温柔而明亮,从宣汉县城出发,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到了目的地。距今有5300年历史的罗家坝遗址,在华夏版图里留下一枚深深的足迹,在五千多年时光里,着实光鲜和醒目。


罗家坝:风从远古吹来


行走在通往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的路上,环顾周围的田野和村舍,袅袅炊烟在风中优雅地舞蹈。一阵阵带着远古巴人气息的风迎面向我吹来。我的脚下满目皆是饱含历史韵味的泥土,它们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向外展开,一直延伸到罗家坝巴文化遗址的四周。一条环形的护城河把罗家坝悄然包围着,日夜呵护着巴国先民们曾有过的荣耀与梦想。河水轻轻拍打着河岸,仿佛向后来者讲述巴国先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猎渔农耕、制陶纺织、采桑养殖。阳光温柔而透明,此时的光影和心情都适合与古老巴人作无声的对话。


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你漫不经心地捧起一把泥土,就有可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悟“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退若激,进若飞”的巴人勇武,去感受青铜柳叶、柄剑幽光、土陶制器、扑朔迷离……一个个英勇的巴族武士们骑马挥剑,从大巴山打到三峡,从西南蛮荒之地打到长江之边,巴国的勇士们骁勇善战,血洒中原;忠魂壮歌,千古悲鸿,也许马蹄声响过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新家园。


这一切都没有任何片言只语的记载,有的只属于那个远古巴国的传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历史,是最生动和最富有想象的,一定拥有自己的心事和秘密。在不断的冥想玄思中,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唤醒那个久远的岁月,远古巴人在你的脑海里复活……


博物馆:溯巴文化本源


从石阶缓步而上,只看见一根硕大的箭矢深深地斜刺进石阶旁边的大石头中。古铜色的箭杆让人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惨烈的战斗。不知名的野花在阳光下静默无语,似乎告诉人们不要大声喧哗,莫惊扰巴国先民们的灵魂。


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西南有巴国”的文字和虎纹装饰图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一种无以言状的情结萦绕脑际,从而加速遐思的伸展半径。罗家坝遗址先后入围2003年度和202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活动,2016年11月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名单。罗家坝遗址被认定为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晚期巴文化中心遗址之一。被誉为继“三星堆金沙之后,古巴蜀文化第三颗璀璨明珠。”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告诉我们,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展陈以“西南有巴国”为核心主题,通过“揭秘罗家坝”“寻踪秘巴国”“考古巴王城”三大板块,溯源巴国的文化发端,全面展现巴国的文化特色和罗家坝遗址考古工作成果、成就。我和同事们穿行于静默无言而又细述万千的瑰奇文物之间,近距离和文物“交流”,面对面和历史“对话”,每一件珍贵藏品,都犹如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这块土地上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第一展厅里集中展示珍贵的出土文物。遗址地形沙盘直观立体地展示了遗址所在的河漫滩地环境,展现了先民们选择近山滨水栖息地的智慧。观看一件件文物,我思忖春光催醒远古巴人们菜花果芽的梦呓,邀来万物歌唱的美好;想象夏雨急下、河流丰盈时,远古巴人们“饭稻渔猎” 生产生活场景;秋风的力挺,把丰收的喜悦写在巴人的脸上,冬月巴人祭祀的神圣场景祈祷着来年的丰硕……四季轮回的刻板,终是逃不过岁月的眼帘。如若说消失的罗家坝遗址是一排排经线,那么鲜活的文化便是一条条纬线——漫步于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的我,深感久违的成就与荣耀——聆听来自天籁的绕梁余音,赏悦炊烟的青波轻影,感悟珍贵文物的岁月留痕,通体热血奔涌。


在“巴巫事神”展陈室,只见祭司张开双臂,祈求神灵旨意的降临,众人虔诚跪拜,召唤化为白虎的廪君之魂归来。在展陈中,还有罗家坝墓葬还原场景,真实再现巴人丧葬习俗,随葬品中多有兵器,尸骨残存的伤痕证实了巴人尚武的文化传统。垂直于河流的船棺葬,更是强有力地说明巴文化与江河的密切关系。在第二展厅,系统呈现巴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及巴人后裔土家族文化。讲述巴人、巴族、巴国的历史发展发扬传承巴文化;梳理罗家坝遗址的历次挖掘重大成果,以及遗址问世背后的艰辛故事。


也许巴人将自己的秘密就埋藏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没有像历史上有的王朝那样将自己高大的陵墓露出地面,而是将自己深埋在黄土之下,难道这是巴国先民们有意而为之?他让我们时常发出无端的幻想——我们生命的起点,或许来自幽深历史中的某孔暗窟,那儿没有任何光亮,却长久地支配着我们生命的走向……


走出展厅,在阳光下,遥望远处的山和水,一种莫名的情愫萦绕在我的心中。这里的花、草、树、庄稼在阳光下努力向上生长着。山间田野恪守这片土地本色,低吟古韵的悠远。


深融合: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作为承载、传播历史文化的主要平台和工具,成为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将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实现了深度融合。在展陈设计形式上,在强调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连接性的同时,大量运用装置艺术、塑形造景、沉浸影像等多维的展陈手段,使观众在参观展品时从传统的单一感官体验向多感官体验转化。此外,还通过光影、声光电、CG等技术手段,将巴文化的文化内涵、文物的观感进行了创新表达。在观看每一件出土文物时,在声电光的作用下,你不仅可以和几千年前的巴人有一种互动感,还能非常真实地感受他们几千年前生活过的足迹,这是一个和历史触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看见几千年的文化和文明。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时空观——让一眼千年、一眼万里成为现实,文物从此“活起来”,文物会“开口说话”,古人的生活可观可感,历史与现实产生交叠……


走出博物馆,远望古代巴人们曾生活的这片土地,手抚脚下的泥土,我仿佛看到古代巴人在这片土地上自由地放歌……血性阳刚、重情重义、崇文尚武的巴人精神在我的血脉里激荡着。没有文字为其记载的历史又刺激着我的神经。穿越数千年历史烟云,罗家坝携巴风巴韵一路走来,仿佛看见古代巴人在战场搏杀的刀光剑影、斩蛇驱虎的艰难生活和能歌善舞的乐观心态。


踏着历史的尘烟,我心的翅膀盘桓在罗家坝那清澈的水面……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