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

乡村振兴应守住根脉留住“乡愁”

发布时间:2023-03-10 16:22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张黎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出:“要激发传统的乡村文化活力,传承乡村的农耕文明,助力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考察乡土社会的文化基础,对乡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留住承载一方百姓世世代代的“乡愁”。

坚持规划先行,打造“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

明确思路、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是以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首要环节。一是摸清家底。各级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要在短时间内对当地的乡土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分门别类归总整理,建立乡土文化资源库。二是编制专项规划。立足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结合经济、交通、人文等实际情况,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达州市乡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规划》。在编制中,既要着力彰显特色,进行功能叠加和项目谋划,还要强化集约集聚,展示乡村空间院落、生态环境、人文习俗,打造出特色化的乡土文化景观和产品。三是擦亮乡土文化品牌。达州不乏乡土文化品牌,例如达川区石桥镇是四川省“烧火龙”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竹县月华镇是四川省“竹唢呐”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等。对于这些既有的乡土文化品牌,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同时,对于那些位置偏远、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乡村,不具备开发条件,要和周边邻近乡村进行整合,打造“多村一品”文化品牌。

注重活态保护,在传承中发展

客观而言,部分乡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被淘汰、消失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再退回住土房、牛耕马拉、柴火土灶的时代。因此,在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这一过程中,要兼顾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保留当地的民俗传统和原生态文化;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既留住“泥土味”,又能融入“新血液”。一是开展田野调查,深度挖掘乡土文化的传承生态、空间场景和价值内涵,采用影像、VR等技术手段,对具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宅民居、古道古桥、牌坊城池等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或数字化保存,抢救性记录农耕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传统节庆表演、故事传说等内容,尽量让年轻一代能“看见”“听见”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精华,如传统村落中的民居、生产生活的老物件和传统民间文艺等。二是“塑形”,也就是要对乡土文化的空间分布和物质资源进行适当的复原展现。运用乡村文化元素或符号实现乡村空间格局和人文景观的方式,保护川东民居群、土家族乡、宋蒙元古寨、荔枝古道等重要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三是“铸魂”,也就是提升乡村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对与乡村有关的技艺、审美、观念、价值进行识别认知和提取,构建属于当地的“乡土记忆”,实现文化碎片的拼接与修复,提升乡民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舞火龙、赛龙舟、乡土故事会、民间艺术、乡土文艺展示等文化活动,开展乡土“好人好事”“好媳妇”评选,组建民间艺术团、乡土秧歌队等文化组织,生产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创建文化繁荣的良好氛围。

注重产业支撑,强化市场运作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兴,首先要以特色为本。乡土文化则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依托乡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举。一是依托乡村非遗项目、民俗节庆、传统工艺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产业。如大力开发川东宣汉薅草锣鼓、渠县三汇彩亭、安仁板凳龙、石桥火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非遗衍生品,打造系列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精品工程,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二是促进乡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景区,融入民俗演艺、民族节日、特色美食,以及文创类艺术品、工艺品等,建设一批品味高、特色浓、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文旅项目示范点。三是开发乡土文化创意产品。文化产品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既能形象有效地传递文化内涵和符号,又能跨越多种行业,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经济效益。因而,立足乡土文化的竹编、根雕、扎染、西兰卡普、苎麻等文化符号和文化要素,通过手工制作、传统技艺等形式,潜心加工、精心打磨,创作一批表现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强的本土文化创意产品,投入市场。四是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和推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好酒也怕巷子深,要有人气才有活力和动力,要大力培育一批知名的乡创节庆、乡村艺术活动、乡村丰收节等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和需求,开展乡土课堂、研学体验、农耕体验、乡土故事演绎等项目,通过自媒体、网红达人、短视频持续宣传推介。

强化人才培育,激发乡村活力

人是文化的主体,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有人才能传承文化。在乡土文化发展中,要牢牢抓住人这一要素。一是吸引乡民返乡。通过产业发展、提供岗位、技能培训等方式,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发挥新乡贤群体的重要作用,对成功人士、企业家以及科研工作者这一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群体,搭建起回报家乡、回报故土的平台和阵地,充分利用其渊博的学识、良好道德品德引领,构建良好乡风。二是大力培育乡村能工巧匠。对于本地工匠艺人、传承人、书画达人等能工巧匠,给予充分尊重与鼓励,提升其参与乡土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激情,充实繁荣乡土文化的力量。同时还要发挥留守老人、妇女等人群的积极作用,通过指导、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掌握传统手工技术技能。三是支持、邀请文化精英下乡指导和交流。与高校、科研所合作,探索乡创特派员制度,邀请领域内的大咖、专家教授、文旅产业精英、创意人员为乡创特派员,建立乡创营地,经常性组织以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乡创论坛、艺术活动、学堂学创交流、实践活动。同时,对那些热爱家乡、回归家乡的精英群体、文化爱好者、文艺创作者,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举办文化讲座、文艺活动、乡土故事演绎等方式,凝聚联络乡土文化人士,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

作者 何娇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