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胡鑫宇

发布时间:2023-02-10 11:3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郝富成

文刘艳


全网关注的胡鑫宇案在2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终于盖棺定论。失踪100多天的背后——没有阴谋,只有一个15岁孩子的终极绝望。

这个事件,之所以成为热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网络铺天盖地、想象力爆棚的各种猜测。而让人感慨的是,在频发的青少年轻生事件里,有的人宁愿相信那些魔幻的故事,也不愿相信足以让一个孩子决绝地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抑郁症存在。

无法适应新环境、学业压力、孤独、失眠、食欲减退、注意力减退、记忆困难、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眼里,每一项都有极大可能指向抑郁症,会带给人心灵上的苦痛,需要及时评估诊断干预。我完全能够想象,得不到任何帮助的胡鑫宇在学校那段时间,该有多么煎熬,多么度日如年。

如果能被及时理解和关注,哪怕有一个人跟他说,“你应该是生病了,我知道你很难受,你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和帮助,别担心,我会陪着你。”或许,这个悲剧会是另一个结局。

可惜,很多时候,孩子的痛苦和绝望并不能被父母看见,哪怕他们发出再多的信号,也得不到该有的回应,就像胡鑫宇数次跟母亲打电话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等到的却只有绝望。

我相信,胡鑫宇自杀,最难受的一定是他的父母,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从发布会通报的“10月1日凌晨,其母亲、哥哥专程从福州赶回予以安抚,10月4日二人离家返回福州”可以看出,家人是关心胡鑫宇的,只可惜他们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心理上生病了。

倘若胡鑫宇是身体上的疾病,比如肺炎、肾炎,比如摔破了头、摔伤了手,家人一定会毫不迟疑就把孩子送去医院治疗,先治病再谈学习。因为我们都知道也都能理解身体生病了会难受,不及时治疗会越拖越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生命健康高于一切。

然而心理疾病就不一样了,看不见伤口,更多的只是主观感受,于是父母会认为,“你就是懒,你就是不想学习!”“你想那么多干什么,别成天胡思乱想就行了!”“没少你吃少你穿,就只是让你学习,这有什么痛苦的呀!”孩子的痛苦、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都被当成了无病呻吟。不被理解,比病痛本身更伤人!他们看不到希望才无奈选择极端的方式。抑郁自杀者并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结束痛苦。

2日晚9点,人民日报评胡鑫宇事件的最后一段文字指出:真相呈现、理性回归之后,希望社会能更多关注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如何让胡某宇的悲剧不再出现,更值得我们思考。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可以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它更像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早已不容忽视。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头大象呢?个人认为有两大原因。

一是内卷带来的学业压力。

一个初三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孩子从1月28日返校以来,每天晚上凌晨两三点都睡不着觉,孩子经常都在发愁,如果我拼尽全力了,但还是考不进重点中学,怎么办?”

当然很多家长会说,“只要孩子拼尽全力,考再差我都没有怨言。”可是,“尽全力”该怎么衡量?这个标准似乎都被家长掌握着,考到80分,你并没有尽力,因为跟你一起玩到大的谁谁谁都考了89分;考到全班第20名,你并没有尽力,因为你小学每次都能考前三名……

当孩子告诉你分数,即便你不打不骂,但你瞬间阴沉沮丧的脸,对孩子来说,就是隐形的压力。有孩子对我说,“我不想周末补课,可是班上的同学都在补课,有的还补了四五门,我根本就不敢休息。”这些也都是压在孩子心头看不见的巨石。

第二个主因,就是家庭矛盾,特别是亲子矛盾。

很多家长深切体会到,孩子到了青春期,总有很多莫名的敌对情绪,说不得也说不听,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孩子也很委屈,“我要的只是最简单的尊重,可是你们从来连门都不会敲就直接闯入。”

疫情网课期间,不少孩子情绪失控的导火索就是——父母不敲门就直接闯入房间查看孩子到底有没有认真上课。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前不久遇到的一个大一的男生,其实他在初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焦虑和抑郁的苗头,但是父母没有当回事,就这么一直熬到高中毕业。刚进大一,就完全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吃力,严重社恐,去教室上课都会害怕到浑身发抖,不到一个月就被迫休学。即便如此,父母依然不相信他生病了,骂他“没出息,软弱,只会给家人丢脸”。

就像胡鑫宇,他也表达过自己的情绪困扰,也向父母师长倾诉过求助过,但事情出来之后,父母亲人却始终坚持说他不可能是离家出走,坚持他一定是在学校“受害”,坚信他那么懂事乖巧听话不可能有心理困扰。

这种不愿正视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心态,是许多家长的共性:一方面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疯子”,非常耻辱;另一方面,承认孩子有心理疾病,就相当于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这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情。

还有更多的人不相信心理问题会严重到威胁生命,总觉得坚持一下,过一段时间,孩子自己就能好。殊不知,这样回避的态度反而极易让轻度的心理问题发展成重度疾病,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希望胡鑫宇之死能让更多的父母警醒——正视心理疾病,在孩子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予以理解关注,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救助,愿再不会出现下个胡鑫宇。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