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时间无痕

发布时间:2021-12-01 10:39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符纯荣



时间,是经不起推敲,经不起细数的。

数着数着,一天就蛇似地溜过去了;数着数着,黑夜就铺天盖地来了;数着数着,一个季节就小跑着远去了。时间有点像涨过潮的河水,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尾音,似乎听得见,却又抓不着。

让人费解的是,面对时间大摇大摆经过,我们的反应总是比它慢了半拍。似乎,我们针对时间的细数,意义仅在于证明自己仍旧努力活着,还在不言放弃地爱着。

每一年的春天到来,对于人生的寓意,其实与世间万物完全一致。同一片天空下,蛰虫、蝼蚁乃至蚊蝇,所有喜悦都不加丝毫掩饰,每一种生命都在争分夺秒生长,每一个梦想都在阳光雨露下落地生根。只是当我们某一天回头,才发现自己远离土地贴心贴肺的温情滋养,已逐渐把农时节气丢在泛黄的历书之中。

这些年来,面对从未停步的时光,我们总是慢了一点。

比如,当我们还醉迷于春色绚烂之中,热情的阳光已不知不觉翻过芒种的墙头,数着数着,就将明目张胆地拔去夏至的门闩。

比如,秋收的温湿气息还未晾晒干净,一夜霜降过后,枝头上的秋柿子就往更深里红。乡村里的日子,正如那红彤彤的柿子一样,虽然表皮蒙上一层薄霜,但只要亲情不会离散,它们就会一点点贮满幸福的糖分。挂在天空,最偏远也最丰盈的果实便慷慨留给过冬的鸟儿;掉在地上,无论哪一种尊卑贵贱的鲜活生命撞见了,也是各取所需、见者有份。



“一只野兔拱破松冈的积雪,消融的田野上,爪痕里的草籽慢慢睁开眼睛”“河边的酸梨树怀春了,田野上少妇们的花衣裳,鼓荡着提前到来的花汛”“女人从韭菜地站起来,身后的暮色浮出一轮白月亮”……

美的文字,总是带着那一股子轻灵、曼妙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道,直抵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从诗人张道发的散文诗《松冈村:二十四节气》中,随意撷取一些片段,就能替我们找回许多不曾褪色的记忆。在这个时候,我们会骤然惊觉,原来它们一直存留在自己心里,一直保持着鲜活的容颜。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与时光相关的这些词语,多么动人心弦,多么美!其实,文字里的村庄,循环往复的时令,本就是一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缩印版的乡村记忆。赶着趟的时间,就在这些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节气里,步履从容,一路小跑。

或许,时间本就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无所谓荣辱、成败;无所谓衰退、消亡。

当我们从春天那边到来,跨过立夏的门栏,与小满、芒种、夏至、小暑结伴而行,然后在必然的时刻,依次邂逅立秋、白露、小雪、大雪等节气,就会充分感受生命不曾止息的状态,一路书写下存在的意义,催动我们的脚步继续向前。



一夜秋雨,将我从梦中敲醒。富有节奏的雨滴声,在夜里格外清脆,竟然掀去沉沉睡意。索性翻身而起,把多日无暇亲近的一本好书认真品读一番。

一场秋雨,几分寒凉。作为酷暑与严寒的季候性分水岭,需要这样一场雨水适时降临,才能将秋天的胳膊从伏夏的怀抱抽离出来。于是,饱受高温煎熬的人们终于可以去掉疑虑,确信一年中最美的秋天已从时刻表上来到了身边。

在我们心中,对于秋的这份期盼是与生俱来的。经历了春的百花争艳、夏的蓬勃生长,秋的成熟和稳健,就是对行进中的万事万物恰如其分的一种承接、展示,亦是对经历过的挫折、谬误抑或伤痛最能抵近心灵的一种抚慰。

进入秋天,许多生命的意义便抵达毕生的高度。站在高处,可以清晰地数落一路的辛酸、悲喜和成败。然后,或带着收获满满的行囊,或装上印痕深深的教训,或注入信心满满的希冀,继续行进于通往严酷冬日的路程。

此时,在乡下老家,正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农忙时节。想起那一塆等着回家的稻子、忙于收割的背影,一股新米饭扑鼻的浓香便萦绕开来,就有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在耳边反复想起。可是,当我支起耳朵细细聆听,却又总是听不清楚。

秋雨敲窗,嘀嗒有声。屈指算来,“中元节”亦将到来。或许,是故去的亲人以此传递的一份想念?



流水有声,时间无痕。

当然,说它无痕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我们所能见到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时间证据确凿的参照物,都深深镌刻着时光的见证。

而我自己,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真实而具体的参照物。比如,一棵努力生长的行道树,一块即将换下的路牌,一条存有爱意的大道,一辆偶尔偏离导航的汽车。

每天上下班,须经过一个城区重点小学。特别是下班路过,正好赶上学校统一放学时间,邻近几个街巷,等着接孩子的人密密麻麻拥堵在一起,当校门打开,孩子们便蜂拥而出,像决堤的江水一样,一下子哗啦啦地漫卷开来。行走其间的我举步维艰,犹如被浪涛拍打的礁石一样,感受到了一阵阵强大而经久不息的冲击力。

每次经过时,我都走得非常缓慢。

我希望自己能够停下来,或与某个同学快乐交谈,试着找一找那远去的年华;或被温情满满的人潮溶解,成为浪涛的一部分。



找不回的,是年华;回不去的,是故乡。

于我而言,生我养我的罐子坪其实算不上“故乡”。因为我从未与它远离,更未彻底背弃,父亲母亲也一直生活在那里,守住我们的根,看护着家的温馨和圆满。

近几年,老家所在乡镇充分依托自身资源,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老家院落也被精心打造,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于是,借着周末和节日回罐子坪优哉游哉度过,已是固定的日程安排。

入冬以来,回老家的时间更是频繁。红旺旺的炉火,园子里的青菜,繁盛的柿子、橘子,林子里的火棘、拐枣、糖梨,都像亲人一样召唤着我们。回到乡村的感受,自然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山风迎面吹拂,薄霜轻叩门窗,露水滴落草叶,乃至一通鸡鸣犬吠时不时响彻山塆,都是乡村生活永远令人安心的标配。

不甘心岁月变老,索性在院里安上一副篮球架,为简朴日子注入青春而新鲜的内容。

不可回避的是,寒冬已至。房前屋后,又一茬野草枯黄,落叶纷纷。坝上,三千亩清脆李在冬日里蛰伏,为不久之后就将到来的春天积蓄着蓬勃的力量。若有暖阳到来,院墙上的乡村振兴彩绘,色彩便尤为醒目、生动。

我们看见的众多事件,各自真实发生。唯有时间躲在后面,不露痕迹。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