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河山万里尽收方寸 六旬摄影师用镜头记录梦与远方

发布时间:2021-07-15 11:3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海涵 实习生 王彦力)1985年,当从事教育行业的杨泽云第一次拿起单反相机的时,就注定了要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从家人到人间烟火再到大好河山,杨泽云相机里的画面越来越丰富,拍摄技术逐步精进,对摄影的热爱愈加浓烈。

36年过去,杨泽云已步入花甲之年,他的足迹也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拍摄近30万幅图片,屡屡获奖。时至如今,杨泽云凭借精湛的摄影技艺和优秀作品获得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最佳摄影成就奖”和“中国优秀摄影家”荣誉称号。

因兴趣 走上摄影之路

初见杨泽云,着一身宽松的青衫,厚重的络腮胡须紧紧包裹住下半张脸颊,渔夫帽檐下露出一双清澈的眼,颇具艺术范儿。

今年67岁的杨泽云,是达州市通川区人,自1985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已长达36年。然而在接触摄影之前,他还是一名从事成人教育的老师。

一名老师为何放下讲尺,反而拿起了单反?杨泽云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兴趣,杨泽云从此走上了摄影之路。

为了拍摄出更专业的画面,1985年,他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等举办的摄影培训课,进行专业学习,同时还到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四川分院进修。在理论和实践的熔铸下,从兴趣到热爱,杨泽云通过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拍摄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并如愿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从事摄影以来,我逐渐明白,当不再纠结于迎合大众时,因情感而拍摄,才是一名真正的摄影爱好者。”据杨泽云介绍,多年来,他游历山川,拍摄了近30万幅作品,其中430余幅摄影作品在国际性、全国和省级的摄影展中获奖或入展。其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优秀摄影家大辞典》《中国艺术摄影家全集》(理事专版)、《中国艺术摄影名家》《中国摄影艺术年鉴》等作品集。

2021年6月28日,在“建党百年全国优秀艺术名家颁奖盛典”上,杨泽云作为全国优秀艺术家的代表之一,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份殊荣。

结识良师 提升摄影创作艺术造诣

“能获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我的老师张孟先生的帮助和指点。可以说是他让我真正走上摄影之路,我很感激他。”杨泽云告诉记者,2005年,在摄影发烧友的介绍下,他与摄影大师张孟结识。

据了解,张孟凭借其出色的摄影创作技艺,在摄影圈中十分有名,大家都称其为“张老师”。在杨泽云看来,张孟的到来就如同一场及时雨,一下子解决了他在摄影艺术创作上面临的瓶颈。

2006年国庆,杨泽云和张孟前往内蒙古额济纳旗采风。夕阳下,一支驼队在浩瀚的沙海中缓慢行进,风沙席卷拉出长长的光影,一道苍茫壮阔的大漠美景就此呈现。看到如此景色,两人赶紧卸下沉重的装备,拿起相机狂按快门。担心错过美景的杨泽云在拍摄数张后才发现自己竟错拿成了短焦相机,无法近距离拍摄到这一珍贵画面,一时慌了神。

“好在张老师第一时间脱掉外套帮我挡住袭来的大片风沙,我才能及时换上新的镜头抓拍到这一美丽画面。”杨泽云表示,成片出来后,因其优秀的光影构造,该幅作品先后出现在中国摄影报、中国艺术摄影名家作品集、2018年全球旅游摄影大赛展览上。

“是张老师成就了这幅作品啊……”杨泽云感慨,在张孟的指导下,他学会了灵活运用光影、构图、调色等各种艺术创作技巧,摄影艺术上的造诣有了质的飞越。

当然,收获背后少不了辛苦和汗水。杨泽云坦言为了拍摄到一幅满意的作品,等待、奔波、负重成为家常便饭,更糟糕的是,偶遇天气变化时辛苦做好的准备泡汤后,就不得不转战其他行程,耗时耗力的同时,心情也会很难受。不过当拍到满意的作品后,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

艺术摄影作品 源于生活也要走向生活

今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杨泽云举办了一个小型线上摄影作品回顾展,展出的作品记录了他三十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摄影足迹:落日余晖、悬河泄水、孤城绝塞、垂髫稚子、市井人家……一幅幅作品仿佛在诉说一个个故事。在杨泽云眼中,摄影就是记录生活,而把平凡的美放大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说到发现的艺术,这需要在日常中不断摸索和积累,比如2006年,我在摄影中就发现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塔沱,它就像一尊睡佛。”杨泽云边说边比划着。

36年的摄影经验让杨泽云有了自己的门道,他说艺术摄影作品来源于生活也要走向生活,他通过以艺术为名的眼睛,观察审视着外部的大千世界与自我的灵魂,对时代和内心进行着反思和叩问,将其捕捉与选择的瞬间凝结在拍摄的作品里。

多年来,杨泽云拍摄的许多优秀作品被发表在知名摄影类书籍上,此外还举办了“大凉山的孩子们”“背影”等个人摄影作品展。通过这些,他希望把更多优秀的作品推出去,让人们看到美丽的家园、日益繁荣的祖国。

“未来还很长,我还要继续前行,把更多有意义有情感的摄影作品奉献给社会。”杨泽云说道。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