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色达州

巴山女红军:英名永不泯灭

发布时间:2021-06-07 15:4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冷苏红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西征入川,开辟川陕苏区。川陕苏区在发动工农群众参军参战的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4.2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的川陕苏区,妇女有200多万,而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青壮年妇女,多达30万人。一大批女红军,在革命斗争中,机智勇敢,英勇顽强,为巩固革命根据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川陕苏区掀起妇女解放运动

据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旧社会的川陕地区妇女,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其地位之低下,劳动之繁重,生活之悲惨,较之男子尤甚。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她们均受封建礼教束缚,一切屈服于男权社会,含辛茹苦,充当生儿育女的工具。川陕民谣“只有男州没有女县”“马有笼筒猪有圏,婆娘有个男子汉”,就是对当时妇女地位的真实写照。川北农村还普遍有娶童养媳的习俗,更使妇女遭受翁婆虐待,挨打受骂。川陕苏区的妇女处于哀告无门,走投无路的境地。红四方面军的到来,对川陕地区广大妇女来说,犹如黑暗中划破长空的闪电。

中共川陕省委为使妇女迅速摆脱旧势力、旧礼教的束缚,制定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提出“妇女在经济、政治、教育上与男子平等”,规定了妇女在集会、结社与获得土地等方面的权利,并明确昭示,妇女有结婚、离婚的自由,反对买卖婚姻,反对一夫多妻,反对童养媳和蓄婢制度。各级宣传部门还利用报刊、歌曲、戏剧等形式,揭露旧社会对妇女的迫害。比如《妇女歌》里这样写道:“数千年来压迫深,犹如落进陷人坑。男人女人不平等,政治经济没有份。婚姻不能自作主,一切听从父母命。嫁鸡就得随鸡走,嫁狗随狗伴终身”。其他还有《童养媳歌》《婚姻歌》《放足歌》等等,这些歌谣对推动妇女解放起了很好的作用。

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先后在通江、巴中召开了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川陕苏区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还普遍建立了妇女工作机构。为培养妇女干部,省苏维埃还办起了妇女学校,先后培训了数百名干部,许多人后来成为根据地妇女解放的中坚力量。

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34年,在川陕苏区各级政权机关中,妇女干部约为干部总数的四分之一,除张琴秋以外,省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主席张延福、聂焕林,省委妇女部部长姚明善、肖成英,省妇女学校校长吴桂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政委曾广澜,妇女独立营营长陶万荣,妇女工兵营营长林月琴,达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雷明珍,营山县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主席王定国,抗日先锋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政治部主任华全双、秘书长李开芬等,均是川陕边妇女中的杰出代表。

巴山妇女有着特殊的历史境遇。1932年底以前,由于四川军阀连年混战,互相鲸吞,为聚敛财富,扩充实力,强令人民种植鸦片,竟使大部分男人吸毒成瘾,完全丧失劳力,繁重劳动完全由妇女承担。许多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被迫做了童养媳。那时大巴山有句俗话:“要吃巴山饭,婆娘打前站”,它真实地概括了妇女的劳动强度和悲惨处境,激起了她们刻骨铭心的仇恨。她们要飞出牢笼的欲望,盼解放求生存的迫切心情,是用笔墨难以形容的。

晴天春雷响,红军入川来。当她们听说共产党是为穷人谋利益,看到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她们就像笼子里的鸟儿,飞出牢笼,不顾一切地朝着解放的道路展翅飞翔。她们为红军带路、送信,同红军一起开仓放粮,打土豪分土地,冲破层层阻扰,报名参加红军。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120名代表中,妇女就有30多人,第二次大会1160名代表中,妇女就有340余人。第三次大会1440名代表中,妇女占360余人。

妇女参加红军,对整个“扩红”运动促进很大。她们向自己的亲人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自己在红军里享受到的自由平等,动员丈夫、兄弟和姐妹参加红军。在她们的带动下,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夫妻双双参加红军的场面比比皆是。有的县一天之内就有五六百人参加,有的一家几口同时报名。红四方面军由进入巴山时的16000余人很快扩充到80000余众,这功劳与大巴山的妇女是分不开的。

“妇女革命歌”宣传材料

走遍巴山搞宣传

巴山妇女历来有唱山歌的习惯。红军来后,她们曾用对歌的形式,为红军通风报信,传递情报。省委和总部针对妇女这个特点,把大批女红军编成宣传队、歌咏队、跳舞班和新剧团,到群众中去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歌唱红军英勇作战的事迹,颂扬苏维埃运动,发动群众组织起来与土豪劣绅斗争,把根据地的各项工作迅速开展了起来。

女红军闵红慈的一次经历被传为美谈:1933年初,经过竹峪关初战和空山坝决战,红军彻底粉碎了田颂尧的“三路围攻”。省委决定要大力宣传这一胜利,以推动苏区各项工作。一天,由外号叫“小嘴巴”的闵红慈带着一个宣传组,当她们走到磨子崖一棵皂角树旁,看到田颂尧的部队在坝子里抽烟的抽烟,烧饭的烧饭,乱得像一锅蚂蚁。闵红慈便果断地派人回去向省委报告,其余的人,选好地形,在她的口令下,朝坝子打了一排子弹,敌人吓破了胆。这时省委警卫营两个排赶来,一齐向敌人冲去,敌人乱成一团,只好求饶投降。一个团的敌人就这样被歼灭了。闵红慈带领的宣传组立了一大功。她把这件事编成新的材料,在根据地到处宣传。

建立起妇女武装组织

大批妇女群众,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逐步地建立了武装组织。1933年2月,长赤县首先成立了约250人组成的妇女独立营。继后万源妇女独立营成立。在粉碎“三路围攻”期间,为加强后方警卫,川陕省委在各区、县妇女独立连、营的基础上,在通江正式组成妇女独立营。由于妇女参加红军越来越多,1934年3月,川陕省委决定,以原妇女独立营为基础,成立了妇女独立团,团长曾广澜,政委张琴秋,参谋长陶万荣。

妇女独立团直属军委领导,从编制训练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与正规军一样,这些十七八岁的女战士,个个体格健壮,英姿勃勃。她们学习出操、射击、劈刺、投弹,还学习侦察等军事技术,军事素质提高很快。

妇女独立团成立不久,就配合红军打了一次漂亮仗。1933年11月至1934年9月,红军决定集中力量反击刘湘的“六路围攻”,把原三十一军防守的西线,交由地方部队和妇女独立团扼守。妇女独立团在旺苍到苍溪之间的铺子岭一线构筑工事,那里是茂密的森林,山间只有一条小路。刘湘所辖的罗泽洲部一部分调往东线受刘湘直接指挥,一部分在铺子岭与红军交手,企图牵制我三十一军东移。

妇女独立团派出侦察队抓来“舌头”,详细了解敌军情况,适时组织出击。她们机智勇敢,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敌人还以为是和红军主力三十一军作战呢!当得知是些女兵时,肺都气炸了。罗泽洲立即动员说:“兄弟们,上面防守的全是女兵,只要你们冲上去,谁抓到就做谁的小老婆。”士兵一听,高兴得发狂,准备过足烟瘾再发起进攻。这时,红三十一军在东线消灭了刘湘主力后,立即撤回西线归位,正好与冲上来的敌人接上火。当敌人发觉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女兵,个个吓得呆若木鸡,只好束手就擒。这一仗,敌人的两个团被消灭,一个团在旺苍坝起义,由于妇女独立团阵地守得好,作战机智勇敢,受到军委嘉奖。

当好部队的好后勤

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近3年时间,有两年多的时间都在进行战斗。这需要有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能坚持下来。

1933年10月,宣达战役胜利后,总部决定将刘存厚开办的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的全套设备和大量武器弹药,搬到通江苦草坝。省委组织了上万名民工,其中不少人是各县妇女独立营的战士,日夜不停地搬运机器和物资。

在这些机器中,最难搬的要数石板制的造币机,稍不留心,碰坏一处,便不能再印。而达县距苦草坝约300余里,途中大山连绵,道路崎岖,抬着沉重的机器,实在步步难走。但心灵手巧的巴山女红军,为了红军能有自己的工厂,不惜用衣服包机器,在遇上险道时,不顾一切跪在地上扶着机器一步一步往前挪。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将机器运到目的地。红军有了自己的工厂,大批女红军在厂里不分白天黑夜地生产。票子房女工班印出的票子,比油印的美观大方。

此后,政府在苦草坝设立了银行总行,除行长一人是男的,三个副行长全是女的,下设的几个分行,绝大多数也是女的当行长。被服厂和兵工厂也随之扩大。被服厂全是女的,她们生产出的大批衣服鞋袜源源不断送往前方。随着战斗日趋频繁,各级医院也随之扩大,团有卫生队,师、军有医院。这些医院,从主任到医生、护士,几乎全由女红军承担。

1933年5月的竹峪关战斗,敌人来了8个团,要和红军决一死战。这一仗,把敌人5个团吃掉了,我们的一个妇女大队,先后抬下800多名伤员,她们先是给伤员喂开水、包扎,然后抬送100多里到洪口医院,还把缴获的几百支枪,搬运到通江苦草坝。许多同志衣服磨烂了,双臂出血,泥水和鲜血糊满一身。有的由于饥饿和劳累昏倒,甚至为救伤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5年1月,红军准备渡嘉陵江西进,省委把各机关的女同志组编起来,在旺苍成立了独立团第二团。原来妇女独立团为一团。后勤任务全落在两个团的女战士肩上。她们抬的抬,背的背,把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的机器和几十万人的吃穿用全部运走。妇女独立团的部分同志,在广元、苍溪一带征粮,历尽千辛万苦,用10天时间,征集了14万斤粮食。从中坝出发,妇女独立团除了背粮食,还要背1000条枪去茂县。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组织渡江战役时,把从边沿地区撤到中心区来的妇女工作人员连同原来的妇女团,合编为妇女独立师,迅速随大部队西征……

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巴山女红军的歌声仍回荡在大巴山巅。她们的血汗凝结在嘉陵江畔,她们的足迹深印在雪山草地,她们的丰功伟绩与世长存,她们的英名永不泯灭!( 达州日报社社区记者 谯继 本文参考了《铁血川东》《党史博览》等文献。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