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中小学生来说,暑假只是意味着从一个教室换到了另一个教室,他们不得不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暑假俨然成“第三学期””。专家呼吁,把假期还给孩子,因为“假期好比音乐的休止符”,就是让孩子寻找另外一种学习方式。
近日,笔者在多家辅导培训机构看到,前来报名、咨询的家长和孩子围满了服务台。为了让孩子在暑假不“掉队”,许多家长为孩子报了各式补习、培训班,孩子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的。
在某培训中心,记者见到了一脸稚气的张强。今年秋天就要上三年级的他,暑假“最想在家玩游戏”,但爸妈给他报了跆拳道和绘画班。而即将上六年级的王宇凡,则希望暑假可以尽兴地读读科幻小说,但这个暑假除了从小就学的舞蹈要坚持上课外,她还要上主科补习班。她告诉记者,“每个暑假都要补课,同学们都一样。”
对于暑假送孩子上补习班,市民王昆华的心态颇为复杂。“其他的孩子都在补习,我的孩子能落后吗?”小学教师闻清说,升学压力大、家长和孩子的危机意识强且盲目随大流,是各种补习班火爆的主要原因。
对于日益火爆的补习班现象,有专家认为,这是由于每个人对学习成绩的期待都没有止境,在相互攀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滚进了补习这个大“雪球”,以致各种补课非常普遍,学生苦不堪言,给家庭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对此,不少教师认为,每周补习一到两个小时的效果是正面的,但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负面作用。老师们认为,假期不应该给孩子安排过多的补习,如果一个学生只注重分数的获取,而不注意人格的健全和能力的培养,进入社会后肯定会影响他的发展。
·李友凡(大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