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喊山开茶”第八年,大竹白茶寻求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4-03-25 09:2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3月22日清晨,在铜锣山腹地的大竹县团坝镇白茶村,氤氲的雾气蔓延在山间,沉睡一冬的青翠茶山正等着一声来自春天的激昂呐喊。

这一天,大竹县白茶产业委员会党委书记廖红军带领着40余名网络达人、主播和茶农们一起赶了个早,登上团坝镇的茶山,走进茶园,将茶山变成户外“直播间”。

“开茶啰——”一声声春雷般的呐喊将白茶丰收的喜悦通过互联网传向五湖四海。

“喊山开茶”——这个茶农们祈愿丰收的特有习俗在大竹县已成为了推介大竹白茶、传播白茶文化的“金字招牌”。自2017年首届成功举办以来,大竹县“喊山开茶”文化节已举办了八年,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500万元。

从浙江安吉引种进入大竹,“白茶西行”十五年,大竹白茶可谓青出于蓝。得益于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大竹白茶出芽时间较其他地区早7-10天,抢鲜(抢先)优势明显。经检测,大竹白茶氨基酸含量高达7%-9%,最高可达12%,品质优势突出。双重优势的叠加下,大竹白茶在茶叶市场上备受客商青睐。

大竹县“喊山开茶”文化节现场。

翻开大竹白茶发展史,一步一个脚印,一页一笔辉煌。“如果没有引进白茶,这里的山坡可能还是荒着的。”在团坝镇,种茶的村民们清晰记得白茶村产业发展的转折点——2009年,在浙江务工的廖红军了解到安吉白茶,被其广阔市场前景所吸引,引进3000株“白叶一号”茶苗植于家乡大竹县团坝镇。试种结果良好,坚定了廖红军返乡创业的决心。

2011年7月,廖红军返乡成立“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发展大竹白茶。“浙江的白茶在大竹能养活吗?”“能挣到钱吗?”一开始,大多数村民心里打鼓。

为此,廖红军通过组织村民试种和前往浙江安吉考察等方式,打消了乡亲们的疑虑。“去了浙江,看到家家户户有洋房、有汽车,大家回来后干劲满满。”在廖红军的推动下,几年时间,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白茶种植队伍。

2017年,大竹县茶叶(白茶)产业发展中心成立,负责全县茶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推广、品牌管理等工作。2019年,大竹县白茶产业协会成立,推进全县白茶公共品牌的培育和整合。2020年,大竹白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2021年11月,大竹白茶完成国家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注册,注册子商标10个,其中“国礼·竹海玉叶”多次荣获“中茶杯”茶王奖,2018-2021年连续4年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近些年,随着白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名气日渐响亮,“白茶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竹乡大地的文化“新时尚”。据大竹县茶叶(白茶)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开始,每到春季采茶季,大竹县都会在茶园里举办热闹的“喊山开茶文化节”,四面八方的人们潮涌而来。迄今,被“喊山开茶文化节”吸引来大竹的游客累计已超过20万人次。

2023年,大竹县白茶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大竹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授牌,并签订了“数字化大竹白茶生产线组建和白茶品质提升技术服务合同”,在数字化茶园技术体系建设、智能化装备升级、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茶科技全面赋能“大竹白茶”,这标志着大竹县白茶产业在通向“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去年是大竹白茶‘求新求变’的一年”。作为全县白茶产业领军人的廖红军,这一年大多数时候都在沿海各地奔波。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的战略举措给大竹白茶指明了下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2023年11月8日至10日,四川大竹白茶搭乘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东风”,以捐赠人身份首次亮相,并正式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供应商。这期间,大竹白茶新式茶饮冻干闪萃白茶咖啡也在乌镇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大竹白茶迈入了新式茶饮的赛道。

白茶产业如何由大向强、寻求新突破?答案是不断追求新技术条件、新营销手段和新产业形态。近年来,大竹县在引领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坚持“茶文旅融合、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据了解,2009年引种以来,大竹全县13个乡镇15个村已发展茶园8万亩,年产干茶700余吨,零售均价3000元/公斤,综合产值超20亿。大竹白茶核心产区——“云峰茶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大竹县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白茶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引进先进设备,完善生产经营条件。未来几年,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为契机,大竹县着力打造四川省大竹白茶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建设大竹白茶产业川渝合作特色高效农业带,规划建立川东白茶交易市场,辐射川东、重庆、陕西等地,拓宽销售渠道,力争全县白茶总面积达15万亩,实现年产值50亿元。

□文/图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见习记者 兰楯 通讯员 程一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