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推进城乡融合 写好共富答卷

——专访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

发布时间:2024-01-26 15:5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擘画了达州城乡融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渠县如何深化“四化”成果,促进城乡融合?日前,记者专访了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

王飞虎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充分彰显了市委观大势、谋全局、抓关键、惠民生的战略眼光和为民情怀。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胜利闭幕后,渠县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四化同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城乡产业融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竹林碳汇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四化同步”为抓手,建设城乡产业融合示范区助力渠县迈上城乡融合发展新征程。

王飞虎说,下一步,渠县将以“四化同步”为引领,以“七个一体化”为攻坚路径,推动城乡全域统筹,多元融合。一是规划布局一体化,实施“1+2”规划,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全力打造竹林碳汇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城乡产业融合示范区,探索具有渠县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纵深推进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大会战”,建好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畅通城乡资源要素循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产业发展一体化,发挥产业连锁带动效应,推动资本下乡、科技下乡、订单下乡,打造“共富工坊”,建好“巴渠粮仓”、川渝厨房,争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四是教育医疗一体化,加快乡镇寄宿学校改革,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五是公共服务一体化,聚焦行政审批、医保、社保等公共服务,探索“乡镇简政放权”改革,赋予更多民生服务办理权限,推动公共服务更加灵活、更高质量。六是生态环境一体化,挖掘森林“四库”价值,发展竹林产业,打造“竹林城市、竹林乡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争创竹林碳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七是人文交流一体化,促进文化下乡、文化惠民,举办“三汇彩亭会”、龙舟赛、马拉松等重大文体活动,做响“阙里賨都·忘忧渠县”文旅品牌,创成天府旅游名县。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森林“四库”推动丘陵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渠县“加快推进中顺洁柔项目建设、打造竹产业示范区”,针对这一机遇,王飞虎表示渠县将从五个方面发力,建设竹林碳汇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一是强化竹项目支撑,加快中顺洁柔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全球最大的纸浆供应商巴西书赞桉诺集团,通过竹产业串联央企、国企、外企,获取更多竹浆纸专利技术和外贸渠道,以渠县竹纸“低碳优势”抢占欧盟市场。二是加强竹林资源培育,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新造竹林5万亩,改造低产低效竹林10万亩,培育壮大现代竹林基地。优化竹林产业种植结构,推广立体种养,提升亩均效益,推动竹林经济发展。三是发展竹生态文旅,培育竹文化创意产业,加强竹文创产品设计生产,传承发展刘氏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賨人谷国家森林公园等打造竹林休闲康养旅游景点,不断拓展竹产业新业态。四是推动竹产业转型,加快竹浆纸、竹家具、竹工艺品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李渡竹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现代省级竹产业园区。五是探索竹林碳汇价值实现途径,推进竹林碳汇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森林碳储存特性研究,建立竹林碳汇标准体系,实施竹林增汇工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王飞虎说,接下来渠县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基调,锚定“一地一都一强县”定位,紧扣“高质攻坚、创新争先”,着力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稳信心,转方式、调结构、扩增量、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确保全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一是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开展百亿国企营收、百亿制造招商突破、百亿产业集群“三个百亿行动”。实施“三攻坚一盘活”,让国企“瘦身健体”、园区“亩均论英雄”、政企全面脱钩,推动产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校地合作,挖掘“竹林碳汇、双循环供应链、文化旅游、种业、新业态新经济”五大新质生产力。确保2024年GDP增速保7.5%、争8.5%,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走在全省类区县前列。二是全力以赴强党建促振兴,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三大实践”行动,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和变现落实力。深入实施“四雁工程”,建好“共富产业党组织”,选好乡村CEO,培育好共富工坊,推动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力争打造集体经济百万村5个,50万村15个。实施“千万工程”,打造和美乡村,开展“三园同创”共富增收行动,创成省五星级现代粮油园区、达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三是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正风肃纪,践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守牢“新老三线”,稳妥化解风险隐患,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筑牢底板底线。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严衡玬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