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秋风吹梦都江堰

发布时间:2023-10-19 22:52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郝富成

文/何袁文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余秋雨先生的这句话,让我一直对都江堰魂牵梦萦。


成都连续几天绵绵阴雨,终于在我们到达之际,很给面子地开了眼,却又像个守财奴似的,总想把自己的金子藏起来,只亮了些许阳光。吃过午饭,就和百灵哥计划在附近游玩一番,打开手机地图:三星堆、大熊猫基地、青城山、都江堰……不胜枚举。


正陷入选择困难症时,百灵哥说了一句,要不就去都江堰吧?我的心忽地悸动起来,对啊,李冰父子那顺天而建、应地而生的水利工程,那泽被天府的世界奇迹,我不是念念不忘吗?


草草吃过午饭,便驱车前往都江堰。一路上,和百灵哥一直讨论着都江堰。“大饥不饥,蜀有蹲鸱,大旱不乱,蜀有广汉。”“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谈笑间,好不快活,大概这便是知己的共鸣吧。


我们错过了景区南门入口,直接跟随人群上了南桥。南桥是廊桥,上面满铺着木条,古色古香,极具特色。桥面上顺水而过的风带来阵阵凉意,神清气爽。举起手机随意一拍,便是一幅山水巨作。


此时的我,还未领略到这水利工程的震撼,只觉湍急的岷江水从雪山携带满江寒意,浩荡而来,呼啸而去。


一路向前,攀爬完一小段石阶后,极具现代感的售票处映入眼帘,售票处后面就是玉垒关。玉垒关亦称“七盘关”,唐代贞观初建造,在古湔山临江的虎头崖上,扼松茂古道的咽喉,有着“川西锁钥”之称。诗圣杜甫在此留下了“花尽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千古名句。


山林间植被广而密,时而吹来一阵江风,还有些许凉意。着短袖的我,让返程之人发出阵阵赞叹:“年轻真好!”殊不知,我不敢停,不敢停,一停则恐会感冒矣!若是在夏天来此,在山间支一顶帐篷,静谧在这绿意盎然的山林中,细看夜晚满天繁星,那才真是惬意!


顺着山路,途经松茂古道,真可谓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石梯蜿蜒而上,山路陡峭,途中还有轿夫询问坐不坐“滑竿”,婉言谢绝,趁兴一路攀爬,汗流浃背,猛喘粗气,终于问顶。“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感大自然鬼斧神工,叹蜀守李冰顺势而为的震撼。


上山容易下山难,可以乘坐索道,亦可原路返回。对于恐高的我,下山之路,走得胆战心惊。幸好百灵哥一路和我谈天说地,多少驱散了紧张、焦虑和恐惧而顺利下山。途中偶遇一位须眉皆白的老爷子,独自一人,拄着登山杖,颤颤巍巍下着梯子,不禁心生赞叹,对自己笨拙的身姿羞愧起来。


二王庙里祭祀着李冰父子,一代臣子,改变样貌,改变身份,登上庙堂羽化成神。自先秦以来,就有传统,根据《礼记》和《国语》记载,“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这样的人要进入圣殿,成为国家祭祀的对象。不难想象李冰父子兢兢业业地治理岷江,应是得到了举世认可。


都江堰修建之前的成都平原水患连绵,发源于成都平原西北岷山的岷江,以垂直落差数千米的威力直泻成都平原。毋庸讳言,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成都平原从汪洋泽国变成沃野千里的良田。这一工程,彻底改变了成都平原的自然生态,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


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拥有移山填海的伟力,汹涌澎湃的江水,总会被高高的水坝驯服。但两千多年前的蜀守李冰,肯定没有这样的神功伟力,站在岷江水边,他大概也喟叹过人类的渺小,但奉命前来蜀地的他清楚地知道,征服岷江是他必须完成的使命。“无坝引水”的思路,犹如一颗明星划破岷山岷江的漫漫长夜。


江心洲的分水鱼嘴,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江,既可以让干流外江的水量减缓,降低洪水泛滥成灾的概率,又可以保证内江灌溉用水,免除灌区旱灾的产生。


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都讲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二八排沙”“四六分水”“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截角”,无不透露着先人治水的智慧。在伏龙观东汉李冰石像上刻着“珍水万世焉”五个字。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得出了万事万物、子子孙孙都要尊重水、重视水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顺势而为。


逆岷江而上,距都江堰大约400公里的松潘,有座赫赫有名的“川主寺”,相传李冰曾在这里寻找岷江的源头。“川主”的川并不是四川的川,根据说文解字解释,“川”是指河川。故“川主”就是“河流的主人”,俗称“河神”,或者和“火神”相对称为“水神”。李冰成神,巴蜀大地上,处处皆有了川主寺。史载千秋,万古流芳。


“川主”是对李冰治理岷江的高度肯定,李冰在治理之时,变堵为疏,因势利导,字面并不深奥,但是由治水到治世,其智慧之光却经久不灭。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何谓道?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道法自然!顺天而行,顺势而为,“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截角”。这便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也是世间大道!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