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大树坝的前身“马驿里”

发布时间:2023-10-19 22:38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郝富成

文/王和洲


马驿里在达州目前所有的官方史料中,都未见任何记载。在原达县大树坝人的心目中,更是一无所知。此系我在考察大树的文史中发现的。


据民国《达县志》在“桥梁”中载有明进士黄元白《广嗣桥碑记》。广嗣桥经考证为原廊桥接龙桥。该碑记中载有:广嗣桥前唐朝时期,这里有个马驿驿站。那么马驿地址又在什么地方呢?据考证,应是广嗣桥周围今大树镇明星村原十一组周家坝与五四村三组原二郎庙交界一带。


从前交通不发达,朝廷通往全国各州府县之间的沿途,由官府设的喂马、换马的交通站,称为马驿。它的作用是古代供传递政府间文书的人、官员往来中途更换马匹、马喂草料或在此短暂休息、住宿的地方。驿站则将换下的马喂饱草料后待用,以此循环换马喂马。马驿这个驿站,从地理位置分析,应是南方的渝州(今重庆)、大竹经石桥铺、本驿站、沿途经大树今场址、万家檬子垭、凉风垭、开江任市铺、开江、太平(今万源)、陕西镇巴至长安(今西安)的古交通通道。这个驿站应是唐朝年间所设。因为唐朝时的国都在长安。到了宋朝,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这里就不是国家设的交通驿站了,但名称仍称为马驿。


那么,该马驿是怎样成为基层行政机构马驿里的呢?据我考证,应是明朝初年,因为明朝时期县以下实行里甲制,里是管理一个区域的行政单位,里相似于现在的乡镇,甲相似于现在的村。因此,马驿里应产生于明朝初年(即公元1368年之后)。马驿里是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主要依据,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树镇五四村一组墨园出土的《黄元白墓志铭》。该墓志产生于公元1607年,上有古文2000字左右,其中载有墓主黄元白的高祖黄志刚约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前后,自长寿县迁移来“马驿”狮子坝(今大树镇明星村三组)落业。该墓志上还载有黄元白公元1596年80岁逝世后,其子女们原打算葬于达县城北门外牌楼坪其父黄诰葬地,因地理先生认为那里地势有缺陷,而改葬马驿(即今五四村一组墨园宅后);该墓志结尾又载:“维此马驿,居然牛眠”句。根据该墓志三处提及“马驿”地址分析,“马驿”正如现代人说自己是“大树”人一样,因为大树是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此可见,马驿是大树坝场的前身应该确定无疑。


马驿里的管辖范围是哪些地方呢?根据地域考证,应该是如今的大树镇(含黄庭乡)、南岳镇的全部区域,原黄都乡的东南部、万家镇原普乐村一带。总人口估计3000人左右。马驿里的管理根据《中国通史》所载:明朝的一里管辖111户,每10户编为一甲,推选一人任甲首,共计10甲,即100户,余11户为富户。富户的户长为里长(相似于如今的乡长),轮流管理里的行政工作。那么,马驿里哪些人任过里长呢?据已知史料分析:黄元白曾祖父黄徇、祖父黄时良墓志载为“名处士”,可能先后任过里长。接着,黄元白的二弟黄元正、三弟黄元迪是儒士、举人之类名士,未见做过县及以上级官吏,任过里长是可以肯定的。除此之外,民国达县志载“黄节妇”中,黄元白的亲家冯定斋时居花园场附近,亦可能任过里长。


马驿里存在于明朝时期约200年,那么是怎么消失的呢?根据史载:明朝末年,由于朝廷政治腐败,激起全国多起农民起义。在马驿里,通过乾隆《达州志》、嘉庆《达县志》和一些家谱的记载了解到,至少有两股军队来过马驿里区域。据南岳、虎城交界一带翰台坝《王氏族谱》载:明末,姚天动、黄龙的民军来过这里,且扰乱比较严重;接着,据多种史料载:张献忠的起义军从湖北夹江而上,行至万县(今万州),一路继续夹江上行,由万县上岸至梁山(今梁平)、本域碟子洞、花园场而攻打达城两次。这些民军除与政府军、地方武装力量交战死了许多人外,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在多年的战乱中处于害怕而背井离乡之中,饿死、冻死、病死于途或山野;因年年战乱,田地根本无人耕种,无食充饥而活活饿死的也无计其数。加之瘟疫又死了许多人,致境内人口锐减,百不存一。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达县仅存人口5393丁,马驿里估计仅存百人左右。翰台坝王氏明末有人口102人,到康熙元年仅存2人,黄都场樊氏、竭氏家族人口也从百数人减至各存一人。名家族黄元白三兄弟一大家鼎盛时期有人口100多人,至清中期仅存黄元迪后裔几人。黄元白、黄元正后裔至今未见任何踪迹。因此,不仅马驿里消失,黄元迪的狮子坝大宅院也荡然无存,仅存狮子坝名称,他斥资修建的广嗣桥,清朝时变成了接龙桥。到如今,大树坝前身的马驿里、漂亮的广嗣桥,大树人几乎全都不知道,所以才给大家摆这段龙门阵。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