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流水线上“量体裁衣”从拼人力到拼科技

——探访渠县轻纺服饰产业智能标杆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9-13 09:1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指出,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鲜明导向,加快构建“一首两重”千亿级主导产业体系。近年来,渠县聚焦轻纺服饰、智能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一首两重”主导产业建圈强链,强化数字赋能,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应用,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在轻纺服饰产业发展上,涌现了一批以数字赋能推动轻纺服饰飞速发展的企业,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从人工到“人机” 

数字化转型释放“效率红利”

9月11日,走进位于渠县经开区产业园区的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智能吊挂传输系统忙碌地穿梭在布料和人群之间,经系统抓取,袖口、衣领、前襟等一件件组成服装的“零部件”被精准传送到各个岗位的工人面前。工人们根据显示屏上的规格尺寸、款式工艺等数据进行“量体裁衣”。

渠县经开区工业园区一角 (张科文 摄)

“过去,把从仓库中取出的布料变成一件件衣服,要经过裁剪、缝制等上百道程序,在这个过程中,除少数生产性机械外,服装生产的绝大多数工序都需要手工完成。相比于早已普及自动化机械的重工业,服装厂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徐祥国告诉记者,如今,工艺制作实现数字化普及后,现在的服饰生产不再是人的“独角戏”,机器和工人的配合已经成为日常。

“我们现在就是人和机器打配合,按以前的速度,每天最多也就1000件,现在轻轻松松能做1500件,工作效率提高了,工资也跟着上涨。”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员工郑娟笑着说。

工人正在检查布料

据徐祥国介绍,公司自2021年9月投产,一期年产量达500万件,2022年的年产值1.2亿元。据公司近期统计,今年1-7月份兴宏泰已生产成衣300多万件,产值达1.1亿元,旺季每天生产成衣可达2万件。

年产值上亿元 

知名企业缘何青睐渠县?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是2019年渠县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也是森马集团的战略供应商。公司主要生产森马和巴拉巴拉两大知名品牌的休闲服饰和童装,产品类型包括T恤、卫衣、卫裤等,其总公司是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东莞市远鸿制衣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入驻渠县西部服饰城C1栋,现有标准化厂房1万平方米,设有16条服装生产线,有员工500余人。

在数字赋能下,如今的兴宏泰已逐渐走在渠县轻纺服饰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前列,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该企业愿意落户渠县呢?

机器绣花

“渠县把服装服饰作为首位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和经开区对轻纺服饰企业在本地的成长特别关心,在招商引资中,推出了像税费减免、融资贷款、厂房租金减免等许多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其次,水、电、气、职工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企业落户渠县后马上就实现了拎包入住。为了方便在城区居住的工人上下班,园区还配备了免费公交早晚接送,听说马上要建设一所经开区小学,为居住在这里的职工小孩提供了便利的教育条件。选择落户渠县,不是因为某一个点动心,而是被政府为企业考虑的处处细节所打动。”徐祥国感慨。

“不止这些,渠县作为一个人口大县,在外地从事轻纺服饰制衣行业的人本来就多,一听说家乡也有了制衣厂,哪怕比外面挣得少点,都愿意回到家乡工作,这样企业招工也轻松多了。目前,在我们企业上班的本地工人有500多名,工人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行政主管肖利告诉记者。

项目二期三倍扩能 

政企联手为前景铺路

经过3年时间,兴宏泰在渠县的发展迅速,二期建设项目已竣工,建有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计划新增20条服装生产线,年生产成衣量2000万件,企业年产值可近4亿元。

“在一期基础上,二期项目各项指标3倍扩能。”肖利笑着说,“兴宏泰能在渠县快速发展还要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刚开始企业入驻渠县需要找相关部门办理各项落户手续,为方便企业办事,经开区设立了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了行政审批办事窗口,一件事一次办,工作人员帮办代办,简化了几十道程序,给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为我们省去了不少麻烦,也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

工人正在给衣服挂牌

“如今二期也已建成,随着规模扩大,新一批工人的岗前培训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未来,制造业智能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我们也需要更多优、精、尖的技术工人,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能够搭建起政企合作平台,创立渠道向企业多输送技术型人才,这对企业及整个产业园以后的发展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徐祥国说道。

“目前,我们开设了一个专门做成衣培训的宕渠裁缝培训班,选出一批有意愿参加的园区职工,免费为他们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从普通工人转变为技术工人。此外,还举办了就业招聘会,通过政策宣传等手段吸纳人员。接下来,我们将同步联系各乡镇,积极开展用工宣传,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搭建政企合作平台,用心为企业服务,做好企业服务。”渠县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彦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