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千帆竞发立潮头

——回眸大竹县2023年上半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3-08-28 10:49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盛夏的大竹,万物蓬勃,处处洋溢着激情与活力。

如今的大竹,重大项目一马当先,县域经济迸发强劲活力。上半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57.65亿元,占目标计划的85.62%。

聚焦全链条发展,产业提档升级,产业强县汇聚磅礴力量。新开工总投资26.2亿元的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A区三期标准化厂房等17个项目,总投资40.7亿元的四川英诺维(达州)大竹真空玻璃等10个项目竣工。

上半年,大竹县推进2023年度乡村振兴项目105个、总投资1.5亿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数字化大竹白茶生产线组建和白茶品质提升技术服务合同”,荣获“四川十大最美茶乡”称号。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3年上半年,大竹县跃马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又收获了一张张捷报,组成一幅繁荣美丽活力新大竹的动人画卷。

展望未来,目标明确。大竹县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持续推进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具有大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更高水平的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新高地和开放合作新高地,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

项目聚势挺“脊梁”

夯实发展硬支撑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

据统计,今年,大竹县推动审批环节压减5个,审批材料压减18项,审批周期缩减39天。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亿元,29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8.3亿元,242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7亿元。谋划中省预算内项目40个、总投资55.9亿元,2023年“双城圈”建设重大项目4个、总投资192.5亿元。

在位于大竹县盛洁城乡供排水有限公司的“引水入竹”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吊装、铺设、焊接,对供水加压泵站进行管道安装、试压、土石方开挖……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鸟瞰大竹 (图由大竹县委宣传部提供)

近年来,大竹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务实推进“引水入竹”项目,2021年将其纳入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七件关键大事”之一,专班调度、强力推进,高效完成前期工作,并于2022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分为达州段和大竹段引水入竹工程以及大竹全域供水工程。在相关县级部门的全力配合下,该项目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在中铁十五局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九标华蓥山隧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先进的设备快速精准开展施工。

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障和“铁地”合力下,西渝高铁(大竹段)建设工程正有序稳步推进,工程捷报频传。特别是先期开工的12座特大桥已建设完成桩基53.1%、墩身36.8%,工程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为西渝高铁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大竹县紧扣“七件关键大事”和“五项重点工程”重大部署,开足马力,深入推进项目全过程效率革命,不断优化提升改造项目建设环境,全力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夯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跑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北湖酒店、北城医养基地加快建设;东柳河生态修复一期项目完成湿地区池体基础建设,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演绎着大竹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展示着奋力争先的强大气场,记录着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制造业擦亮“名片”

推动产业现代化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就要不断招大引强。在大竹县经开区悦迪(雅迪)达州大竹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标准化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安装智能电动单车(换电兽)整车生产线,以及厂房需用到的工作台和相关工具。

“因看好大竹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今年6月与大竹签约,准备8月下旬投产,预计一个月生产1万台电动车,后期随着公司扩大规模,年产能将达到80万台。”该项目生产负责人王鲁豫说,从正式签约到即将投产的这段时间,他们见证了签约承诺不断兑现,真切感受到大竹招商引资的诚意。

无独有偶,看中大竹这片发展投资热土的还有361°四川瑾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期建设完成后,该企业建成六条生产线并已投产,年产量500万双左右,2022年实现产值8个亿。随即,该企业规划建设二期、三期项目,进一步完善企业生产产业链。

“二期建设是全制程鞋塑生产基地项目,计划布设橡胶鞋底等全制程制鞋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满产后预计年产鞋底约1500万双,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于2018年成立,主要从事成人及儿童运动鞋的生产制造,并为国内知名运动品牌361°集团提供鞋业配套服务。

忙碌的361°车间 (孙伟 摄)

近年来,大竹县坚持“工业强县”理念,推行“清单制”“挂图式”调度管理机制,确保园区建设项目高质高效完成,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2022年以来,新建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新(改)建园区干道5.8公里、完成“三通一平”土地储备970亩;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A区二期项目年底将全部投入使用。

今年,大竹县坚持高层次招引,召开对外开放大会,创新“1135”招商机制,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402.1亿元,中农储、361°鞋塑、深圳鑫宏力等重大项目落户建设,专班招引金衲裕纺织、理文造纸、单晶硅新能源电池、竹缠绕加工4个百亿级项目,获评省外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先进单位、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两次荣获市对县招商引资月度考核第一名。

乡村振兴添“引擎”

绘就美丽新画卷

白茶产业落户大竹,已有十余年。从一株茶树到一张特色产业名片,背后贯穿着当地党委、政府的一条理念与多年坚持——粮油生产保温饱,特色农业促增收。

在川东深丘腹地的铜锣山中,郁郁葱葱的茶园每到采茶季,便有数百人背着竹篓在茶山中来回穿梭。小小一片叶子,养活了一方百姓,盘活了一地经济。

“媳妇和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体力活儿,改种白茶后,收入慢慢上去了。2018年,我们脱了贫,现在每年在家门口就能挣4万多元,心里特别踏实。”52岁的邓中成是茶园附近团坝镇白坝村的村民,也是白茶产业基地的劳务小组长,他和妻子两人不仅在茶园务工,在自家地里也种了茶。

如今,大竹县已发展白茶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白茶现代农业园区1个,白茶种植达6万亩,每亩收入达2.6万元,产值达8.4亿元。

“要牢牢牵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就要一手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一手培育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表示,抓好产业振兴,大竹的战略选择是坚持“粮猪安天下、特色促增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5+5+3”产业体系,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近年来,大竹县坚定不移抓创新、促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上半年实现大春粮食播面125.9万亩,整治撂荒耕地3790亩。小春粮食产量8.3万吨,出栏生猪40万头。干茶产量530吨、产值16亿元,成功举办首届“巴山青”茶文化节暨第七届“大竹白茶”喊山开茶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数字化大竹白茶生产线组建和白茶品质提升技术服务合同”,荣获“四川十大最美茶乡”称号。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芮铭 特约记者 程一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