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加快建设大竹县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中共大竹县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31 11:0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7月28日,中共大竹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圆满完成各项议程。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大竹县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大竹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大竹县将深度融入“双城圈”“示范区”,特别是全省全市产业布局,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确定战略目标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自觉行动,是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更好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是有效解决达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奋力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的关键举措。大竹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发展期,必须深度融入“双城圈”“示范区”,特别是全省全市产业布局,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决定》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主导、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培育“1+2+N”重点产业集群为主线,以千亿级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打造百亿级企业为重点,深入实施现代工业振兴、三产融合增效、创新驱动引领、基础支撑提升“四大行动”,持续推进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具有大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更高水平的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和开放合作新高地,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

根据大竹县锚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做强配角经济这一主攻方向,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提出了大竹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基本建成全省制造强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竞争实力迈入省市先进行列,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园区承载进一步增强,“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程度明显提高。到2035年,制造强县、农业强县、服务业强县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体形成,三次产业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明晰各项重点举措

围绕目标,《决定》明晰了大竹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举措。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抢抓省、市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提质倍增行动机遇,深入开展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培育壮大“1+2+N”重点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特色示范区。要积极融入国省市产业发展体系,协同推进能源建材转型升级,推动轻纺鞋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迈入百亿级大关。要紧跟未来产业新风口,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推动新领域新赛道取得突破。

——实施现代工业振兴行动,推动制造强县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坚定“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以赴做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支持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构建主导产业明晰、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的园区发展格局。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的发展格局。努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力争引进一批百亿级高精尖项目落地,实现数量、体量、质量“三个倍增”。

——实施三产融合增效行动,推动现代产业高水平协同。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入融合,立足“5+6”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加快形成交叉渗透、跨界融合的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速构建“5+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深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大竹。

——实施创新驱动引领行动,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能转化。打造创新平台,积极融入成渝科创走廊,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创新转化,坚持产学研用融合推进,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培育创新主体,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及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行动,推动创新资源、人才、政策、服务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实施基础支撑提升行动,推动要素保障高标准配置。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化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持续完善供水、调水、污水处理等水资源基础设施,加大配网自动化建设力度,加快构建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基础设施体系。增强改革开放活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持续深化“六同机制”,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飞地园区”。强化产业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造区域最优要素供给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提供强大组织保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和专题研究制度。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深化审计发现问题容错纠错改革。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深化“清淤护航”“清风护商”专项监督,重拳惩治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全面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浓厚氛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