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军民鱼水情催开灿烂双拥花

——通川区持续巩固提升双拥模范城(区)成效

发布时间:2023-06-13 09:59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通川区是川陕革命老区,这一方红色热土,孕育了张爱萍、魏传统等共和国将军,诞生了“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中国红色第一联,成立了川东第一党支部中共达县蒲家支部……悠悠州河岸边,处处涌动军民鱼水情;巍巍凤凰山下,遍地盛开璀璨双拥花。

近年来,通川区一直坚定扛实双拥工作政治责任,做到“经济与国防统筹,发展与双拥同步”,连续三届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区”殊荣,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努力谱写新时代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篇章,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积极贡献通川力量。

高位推动

夯实军政共建之基

设立“军人优先”窗口、永久性固定双拥标志牌,升级打造了一批双拥广场、定点优抚医院、双拥示范社区,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评选……在通川拥军氛围浓厚。

拥军氛围营造

通川区委、区政府和区人武部历来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常议常抓。

通过不断优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联动、群众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充实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成员单位责任,明确了双拥工作优先议定、双拥经费优先保障、涉军问题优先解决、军队发展优先支持、军人事务优先办理“五优先”工作思路,双拥工作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军政工作运转有序、推进有力。

同时,按照“全覆盖”和“五有”总要求,健全区、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成示范型服务中心(站)42个,认真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让“退役军人之家”权责清晰、运行规范、高效便捷、温馨和谐。

为实现双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区委、区政府和驻区部队在落实《四川省双拥模范城(县、区)动态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的同时,深入践行双拥工作“六个纳入”工作机制,修订出台《通川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等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党委议军、党管武装等7项制度,坚持区委常委会常态化、制度化研究部署双拥工作。党管武装和民兵工作在总体谋划中有位置,在工作部署上有要求,在督导组织上有专人。

暖心凝心

厚植军民鱼水之情

在通川区神剑园景区,一场由景区主办的“红色课堂”研学活动正在神剑馆举行。

展馆内,来自通川区荔舞飞扬学校播音主持专业的100余名孩子,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在一个个展台、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前驻足观看,聆听讲解,重温红色故事,了解革命历史,汲取前行力量。

志愿者抗洪清淤队伍

台上孩子们精彩的红色故事讲述不仅赢得专业讲解员的一致好评,也让在场的家长们纷纷点赞。“今后可以多搞这种研学活动,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从小播下红色文化种子,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家长何明霞说。

红色课堂传薪火,血脉赓续代代传。在军地融合“连心”工程开展中,“军营开放日”“军事日”“服务发展大局、共建第二故乡”“法治进军营、共叙鱼水情”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让双拥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有声有色。

军地融合“连心”工程开展如火如荼,尊崇尊重“凝心”也必不可少。4月24日,通川区熊明月、蔡文惠、冯德莲、梅开全等20余位烈士亲属从云南省屏边县祭扫回来后,向通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赠送了一面印有“辛勤服务为烈亲 呕心沥血办实事”的锦旗。

“为切实致敬革命英烈,弘扬英烈精神,每年组织开展烈士纪念日公祭、清明祭扫活动。”据通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宣传股负责人曾龙飞介绍,除此以外,还常态化开展立功送喜报、情系边海防官兵走访慰问、欢送新兵、迎接退役军人光荣返乡等活动,悬挂“光荣之家”牌匾3.1万余张。

学生接受红色教育

千方百计铺好军人“后路”。落实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先举措,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090人次,线上线下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开发退役军人公益性岗位485个,促进600名退役军人成功就业。评选表扬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10个、“就业创业之星”10名。

倾情倾力护好军人“后院”。举办军属专场招聘会8次,实现军属就业100余人次。开辟绿色就学通道,主动上门对接,统一办理转学入学手续,累计为78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园入托入学问题。广泛开展“做军人子女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主题教育活动,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军人子女的“校园家长”和“成长导师”,做到思想上多帮助、学习上多辅导、才能上多培养、生活上多关心。

“三支队伍”

擦亮老兵奉献本色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达州多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多条河流水位上涨。通川区党政军民及广大退役军人闻汛而动、逆流而上,紧急奔赴防汛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抗洪救灾现场,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崭新篇章。

5月28日,通川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分别组织干部职工、民兵开展群众撤离和物资转移工作,在通川区滨河路、碑庙镇等地,转移31名被困群众和价值110余万元的物资。洪水过后,通川区退役军人主动投身到抗洪救灾第一线,清除城镇淤泥,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红色汇演进校园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虽然我们已经脱下军装,但是我们都时刻铭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每年发生重大汛情,我们都会挺身而出,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滨江路清淤现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李雷一边铲除淤泥一边笑着说。

人民热爱子弟兵,子弟兵更爱人民。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志愿服务方面,我们组建了‘1+19+N’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群众‘点单’、服务站‘下单’、志愿者‘接单’模式,服务重点向老幼病残等困难群体倾斜,向“急难愁盼”等痛点堵点覆盖,向参与基层治理聚焦。”据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主任张悦介绍,为了更好服务群众,他们还建立了“军属法律援助队”“老兵民事调解室”等,目前已参与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抗旱保电、文明城市创建中,全区300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冲在一线。西城街道小北街社区退役军人“帮帮团”助力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此外,在基层治理中,“兵支书”队伍建功时代显担当。建好退役军人“人才库”,推选159名退役军人走上村(社区)“两委”班子,构建起“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乡镇街委直接领导、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跟进服务”的立体管理体系,让“兵支书”在基层治理中勇立新功,在乡村振兴中淬炼“真本领”,助力通川区入围全国100个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区),朝阳街道马房坝社区“兵支书”助力基层治理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

逐梦新时代,阔步新征程。通川区党政军民将继续勠力同心,以军民融合凝聚强大力量,持续巩固提升双拥模范城(区)成效,以实际行动谱写通川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新篇。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洁 谭楚甲 特约记者 王仕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