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难忘搜集整理民间文艺的岁月

发布时间:2021-11-19 15:1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民间文艺,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地方风格源远流长。开江县文化馆继1957年第一次搜集、整理民间文艺,1982年又启动第二次搜集、整理在县内流传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工作,我有幸参加。全馆音乐、文学工作者分成两组,走遍了全县30个乡镇,搜集整理了故事711篇、歌谣1970首、谚语4271条、20多个民间舞蹈。自1983年始,陆续整理选印成辑共5册(油印本),分别是《开江民歌》《开江县民间舞蹈集成》《开江民谣》《民间文学集成》《开江县民间器乐集成》,1988年铅印成书《四川省开江县民间文学集成》。


《开江民歌》(第一集)

民间音乐、歌曲是劳动人民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集体创作,是一种通过口头流传不断加工的艺术形式。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小组在采集民间音乐时,考虑到巴山地区民歌中的小调类歌曲、曲调大体相同,而开江县的劳动号子、民间吹打名目繁多且风格别致,为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因此,着重搜集整理劳动号子和民间吹打。

开江的劳动号子,有高亢雄浑、节奏鲜明的抬工号子,婉转悠扬、嘹亮优美的薅秧歌,还有激发劳动热情的薅草锣鼓。民间吹打有祝贺婚事、生日的喜庆锣鼓,有为丧事而办的苦情歌,也有丰收之后中秋圆月时的丰收锣鼓。搜集整理小组记录了近300首民歌,然后聘请开江中学的曹庭阜、回龙中学的朱大森和文化股王世禄,一起通过听录音、记乐谱,整理这些民歌。县文化馆音乐干部李继辉再整理选编出180余首,由劳动号子、山歌盘歌和小调三部分构成,最后用钢板铁笔油印成《开江民歌》第一集。

这些资料为后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非常现实的蓝本,既使得原生态的民歌得到传承,又为创作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提供了生动的素材。石工号子、薅秧歌、茶山歌、盘歌等多次被搬上舞台,参加省、地调演,石工号子和薅秧歌还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江县民间舞蹈集成》

开江的民间舞蹈包括了龙灯、狮舞、钱棍、彩船、肉莲花等,极具田园风味和喜庆色彩,千姿百态地活跃在春节和各庆典中。县文化馆音乐舞蹈辅导干部项惠玲担纲民间舞蹈的搜集整理。搜集整理小组深入民间,访问表演者或传承人,画简笔画、做场记,到1983年8月,整理了彩龙、水龙、彩狮、钱棍、肉莲花、彩船、萝脚灯和拗棒等民间舞蹈。

这本舞蹈集成,突出的成就是对开江的龙舞做了比较详尽的记录,包括独具特色的“铁水火龙”“板凳龙”。每逢元宵佳节,火树银花,一条条铁水火龙,在街头院坝火花四溅,蔚然壮观。例如甘棠镇的火龙,在普遍使用电子烟花代铁水的今天,还一直坚持用铁水溅花,至今成为甘棠庆元宵的最大亮点。

“肉莲花”(俗称光膀膀儿舞)别具一格,可谓开江民间舞蹈一绝。表演者半身赤裸,双手击打全身各个部位,发出极富节奏感且强有力的声响,来伴奏“莲花落”的曲调和歌唱,表现劳动人民朴实、粗犷的性格。

“拗棒”更具地方风味,而且幽默风趣,八人抬棒,一人扮贪官拗老爷,坐在棒的一头,另一头数人拗棒,使拗老爷在一上一下时丑态百出,包括“狗腿”侍奉他吃“屎”喝“尿”,叫围观的群众捧腹大笑。

“箩脚灯”是开江劳动人民直接用劳动工具箩脚创造出来的一种娱乐道具,简单易作,只需用彩绸和饰物装扮便成。角色也少,只需3人就成一组,1幺妹驾箩脚,1侍女划桨,1男丑手摇花纸扇,唱小调,在前面风趣地逗乐幺妹。逢年过节,无论地儿大小,都可以玩箩脚灯来抒发喜悦之情。

《开江民谣》

1983年9月,笔者时任县文化馆副馆长,《开江民谣》由我选编刻印成册。这本册子共117首民谣,其中包括童谣(儿歌17首、摇篮曲3首、儿童游戏歌谣5首、跳橡皮筋歌谣7首)32首,情歌32首,歌台(排歌19首、山歌9首、盘歌5首)33首,散谣11首、革命历史歌谣9首。

在开江,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着许多感情朴素、朗朗上口的民谣,童谣则是开江民谣中最重要的部分。儿歌“鸭铆嘀嘀,走路拐拐,没得妈妈,晓得回来。”短短16个字,形象生动,把小鸭子不经妈妈孵化和培育,一脱壳就开始独立生活的情景,鲜明地刻画了出来。很多童谣都与游戏和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儿童在操场、小院、晒坝,和着歌谣的节拍做游戏、打毽子、跳橡皮筋,他们在无尽的乐趣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爱慕、歌颂爱情的民谣也有不少。无论是表现爱情的幸福和欢乐,还是抒发相思的焦灼和痛苦,又或是对封建婚姻的怨恨和反抗,都能看到川东人民质朴和爽朗的性格,真诚而纯洁的心灵。如情歌《专采情姐桃花红》的歌词“小小蜜蜂叫嗡嗡,一飞飞到花园中。啥样花儿都不采,专采情姐桃花红。”主人公对爱情的表达坦率真诚,毫无忸怩之态,矫柔之词,这正是开江情歌的特色。

开江是革命老区,从根据地里也流传来一部分革命历史歌谣,在这些歌谣的影响下,人们也口头创作了一些,这类歌谣一并收入这本册子里。

在搜集这本册子的时候,除了当时的县文化馆馆长谭天庆,文学音乐干部郑本亮、孙银波、李继辉等同志的努力外,还得到县林业局王继志、县科协彭启羽和甘棠文化站何光双的支持和帮助。

《民间文学集成》

1984年11月,《民间文学集成》刻印成册。这本集成是由县文化馆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组的谭天庆、笔者和孙银波,文化站专干周继田、杨国成、蒋安华、魏代兰、刘才斌、邓斌等,以及业余创作骨干等人共同采集整理而成的。集成由民间文学、民间笑话、民间演唱、民间生活歌谣、情歌、农业气象谚语和谜语构成。

民间文学包括《仁德修桥》《美女洞的传说》《狗饿鸟》《牛山寺与金山寺》等17篇,其中神话、传说、故事都有;民间笑话包括《父与子》《夫妻吃饼》《熬糖水澡》等9篇;民间演唱包括《烟美人》《梁山伯》《孟姜女哭长城》《兰桥会》等9篇;民间生活歌谣包括《闹房歌》《盘歌》《长工歌》《抓壮丁》等15首;情歌包括《隔着茶树望情哥》《十块凰儿》《十送》等19首;农业气象谚语及谜语若干。

开江民间文学植根于生活文化。其中劳动歌,是劳动人民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英雄传说,给予广大人民精神力量;许多描写卑贱者、受压迫受虐待者的反抗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期且广泛地教育了人民。

到1988年,郑本亮据《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总方案》,把从全县搜集到的故事711篇、歌谣1970首和谚语4271条重新审定,编辑成卷,付印成铅字本《四川省开江县民间文学集成》。这本集成更有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具有宝贵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成为开江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开江县民间器乐集成》

原打算编印《开江民歌》第二集(器乐部分),因为是依录音记谱,直到1988年才整理结束,由文化馆的音乐干部唐彦章主编,杜咸喜、张蓉、郝光永、项惠玲等参加编印而成《开江县民间器乐集成》。

《开江县民间器乐集成》包括唢呐同集、耍锣鼓谱和角角调三部分。它们同其它器乐曲一样,虽无歌词明喻其意,晓以悲欢,教以德伦,但它以高亢明亮、平稳简洁的音调,干净明快的节奏,时而激越昂扬,时而优雅,时而喜气洋洋,不断调节情感。

在开江,吹唢呐、耍锣鼓(俗称吹手锣鼓),是一个吹打班子。唢呐为两支,一支行腔主奏,一支协从垫音和起呼应作用。耍锣鼓由鼓、锣、钹、马锣、小锣组成。鼓在演奏中起指挥作用,锣和钹协从助威,马锣报眼、填空,小锣补缺垫音,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情深韵至,其味无穷。民间吹打的传承,一是拜师学艺,二是玩友、爱好互学互传。

随着历史的发展,唢呐锣鼓的曲牌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传统的唢呐曲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紧三松》《哭灵》《娘哭女》等,锣鼓谱有《成皇扫殿》《上天梯》《鬼扯脚》等,创新的有《小桃红》《鸡公采花》《喜鹊闹梅》《打翠》《新三德》等。演奏风格上前辈的唢呐平板落巧,古朴无华,古香古味,音韵变化少,音准概念差;年轻一辈的唢呐高亢激越,而且音准、旋律性强。

这本《器乐集成》基本反映了开江县民间器乐流行的实际面貌,为开江县民间器乐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助推作用。

民间文艺在发展,又走过40年,我以为,应该再来一次搜集、整理,把这40年的优秀成果集结成卷,以飨后世。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