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苦下“绣花”功夫 书写脱贫答卷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通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1-05-20 09:42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通川区作为全省16个率先脱贫摘帽区县,两年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这少不了通川区发展和改革局作出的贡献。

近年来,区发改局秉承“严控标准、精准施策、统筹谋划、创新思路、优质高效”的工作理念,苦下“绣花”功夫,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924人,修建集中安置点32个。获得各级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多次被省、市新闻媒体作典型报道。

日前,该局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严格政策落实

区发改局严格政策“红线”,坚决执行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的“红线”。

住房质量是老百姓关心的重中之重。该局严控住房质量,落实“选址”自然资源局必看、“建房”住建局必管、“验收”审计局必到、“合格”鉴定部门必签等部门责任,保证住房质量。

同时,区发改局严格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控,做到“专款专用”明细台账,“申报拨付”资料齐全,“到户到人”资金流水等,确保资金安全。

统筹配套建设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基础建设事关群众融入社区,安居乐业。在广场、路灯、微田园、便民超市等配套设施建设上,区发改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院坝会、村组会等提出,设计单位形成初稿,部门及专家进行论证、审定后实施。

在协调建设用地、选择施工队伍、调解矛盾纠纷等事务中,区发改局充分依靠群众,赋予群众自主权,让安置点配套设施的事情由群众说了算。

在统筹实施道路、电力电信、人畜饮水、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区发改局充分做到方便群众,与安置住房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布局产业发展

为助推产业发展,区发改局统筹谋划,将安置区与产业布局靠近,让搬迁群众由“靠土地吃饭”向“靠产业增收”转变,依托资源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芦笋、跑山鸡等特色种养殖业。

区发改局针对搬迁地产业精准施策,立足搬迁地资源做文章,招商引资扩大实体企业和产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引进和筹措资金强产业,形成柑橘、中药材、水产养殖、猕猴桃和精品畜牧产业。

将庭院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手段之一,引导分散搬迁安置群众利用庭院发展种养业等适度规模特色产业,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实现群众就近长远增收。

强化后续扶持

为进一步接续乡村振兴发展,区发改局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就业培训+公益岗位”“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扶持方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增加收入。

强化精准政策兜底。区发改局逐户排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等政策倾斜力度,落实后续脱贫措施,让群众对脱贫政策应享尽享。

实现乡村振兴,才是巩固脱贫成果最坚实的保障。区发改局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与城乡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把安居乐业、群众增收、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后续目标,推动安置点与产业在“双向靠近”上有新突破,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型业态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芮铭


来源:达州日报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达州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 举报电话:0818-2380088 邮箱:dzrbsjgjw@163.com 地址:达州市通川中路118号达州日报社412室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3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达州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