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吴女士向本报《美食周刊》反映,达城西外池鱼火锅店收费实行“四舍五入”,消费者究竟该不该为“五入”多出部分买单呢?较真的消费者认为,这是商家明摆着坑人。而商家负责人告诉记者,是收银系统存在财务漏洞。
事件回放:
消费者拒绝“四舍五入”买单方式
吴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消费经历,4月7日晚,吴女士一家三人前往位于西外的池鱼火锅店就餐,餐毕结账时收银员告知消费了184元,减去吴女士美团团购的100元代金券,实际应支付84元。吴女士不经意拿起打出的消费清单看了一下,各种菜品累积实际消费183.6元,末尾一栏却显示实付184元。对于多出的0.4元钱,吴女士表示不解,询问收银员为何多收4角钱。收银员显得不耐烦的样子,回答说,这是电脑自动生成的收费清单,根据店里规定,他们只能按最后显示的金额收费。吴女士有些气愤,再次质问收银员,那为何不可以抹去6角钱的零头,收银员一句“我们电脑是按四舍五入计费的”之后,不愿再搭理吴女士。
吴女士告诉记者,看到收银员如此强硬态度,自己也较上了真,表示就按实际消费金额183.6元买单,想到刚好有6角钱,便拿出6角钱连同100元整钞交给收银员,本以为收银员会找补17元零钱,令吴女士一家没料到的是,收银员只收取了100元整钞,对6角钱硬币视而不见,仍然按184元收费找补回吴女士16元钱。
“好气人嘛,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噻,几角钱是小事,但是他们这种做法要不得,凭啥子我要为商家的四舍五入买单!”吴女士和收银员争吵起来,再次要求按实际消费金额买单。
看到收银台争执愈演愈烈,餐厅的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了解情况后,要求收银员按183元收费,吴女士仍然坚持按183.6元实际消费金额结账了事。
商家回应:
收银系统存在财务漏洞
根据吴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联系了该餐饮店收银员询问他们店是否存在收费“四舍五入”的情况,以及如此收费的依据是什么。收银员支吾半天不予回答,并说店里其他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原因。当记者提出请她告知餐馆负责人电话时,该收银员直接拒绝说,没有经理电话,平时都是微信联系。在记者的一再坚持追问下,该收银员终于将餐馆负责人夏经理的电话告知了记者。随后记者拨通电话,夏经理称,出现吴女士那样的情况只有一单,应该是财务漏洞所致,而且收银员是新来的,不了解情况,他们平时的做法是顾客结账时的零头都是由经理签字免了的,对于是否存在“四舍五入”情况,夏经理避而不答,说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
记者点评:
商家“四舍五入”有失交易公平
众所周知,“四舍五入”是数学运算中一种取近似值的计算方法。遇多位小数时,可截取若干位,如被舍部分的头一位数满五,就在所取数的末位加一,不满五的就舍去。这是黄口小儿、八旬老叟都明白的道理。
鲁迅先生在《热风·随感录五十九》中写到:“因为历史结帐,不能像数学一般精密,写下许多小数,却只能学粗人算帐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整数。”相信如今的商家不再是粗人,个个精明能干才会打下一片江山,然而,总有一些自以为是的经营者,利用现代科技耍小聪明,一概学粗人算账,将看似“舍去的四”转嫁到“五上的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古人的数学智慧变味成仅仅是服务商家利益的胜算法则了,如此霸王条款,消费者是断然不会买单的!
经商讲究的是诚信守法,公平交易,脱离这个轨道,碰到较真的消费者,最终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被市场抛弃,被消费者抛弃。
(本报记者 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