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小龙虾可谓风靡达城大街小巷的一道美食。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小龙虾消费进入淡季,不少店铺开始歇业放假、静等春暖花开。注定为季节性餐饮的小龙虾,每年三分之二的经营时间就能养活全年?又该如何突破季节的束缚?
小龙虾店超长年假
“等剩余的库存小龙虾卖完就歇业了,也就这几天时间。”这两天,在达城经营小龙虾店的朱先生,已经开始在“携程”上面预定外出旅游的行程:“下周一开始歇业,明年3月3日重新开业。”同时,朱先生也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了邀请函:“兄弟伙们,赶紧过来喝台酒,不然就要等到明年了哟!”
据了解,朱先生的小龙虾店面积只有100多平米,每到生意旺季,店铺前的空坝子就摆满了桌椅,有时一天就能待客300多人。“夏天生意好的时候,营业时间到凌晨4点都还有人喝夜啤酒,现在每天晚上10点左右就关门了。”朱先生告诉记者,小龙虾就像是一种地摊美食,坐在露天坝子剥几盘小龙虾、来一件啤酒,一群人慢慢享受。但随着天气日渐寒冷,这种休闲餐饮的氛围逐渐散去,生意也得告一段落了。
“我算歇业比较晚的,有些小龙虾店从11月初就开始歇业了。”朱先生说,尽管时下客流量大幅下降,但小龙虾的价格却居高不下。往年,6、7月是小龙虾出产旺季,价格相对便宜。今年则是4、5月最便宜,6月之后价格开始上涨。并且进入淡季后小龙虾的品质开始下滑,也会给顾客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于是他决定歇业放假,这意味着他的店一年只营业8个多月时间,随后的冬季都是长假。
冬季成本放假最低
在达城西外一家颇具口碑的小龙虾店,记者看到店铺大门已经关闭,门前挂着一条告知横幅“本店暂时停业至明年春暖花开”。回忆起数月前的此时此处,店铺门前灯火辉煌、食客紧簇,未提前预定的顾客甚至要等上2个小时,才能吃到端上桌的小龙虾。
“由于小龙虾季节性太强,不少龙虾店会选择夏天卖小龙虾,冬天经营其他产品来维持店铺的全年经营。”一家小龙虾店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冬天他尝试过卖羊肉汤锅、鱼火锅等菜品,但生意却并不乐观,不能支撑起整个店铺的经营。因为在食客的印象中,你就是一家小龙虾店,想吃小龙虾的时候自会前来。想吃汤锅或火锅,压根就没联想到这个地方。
“内部场地面积大一些的门店,在冬季菜品转型上可能会顺利一些,冬天谁都不愿意坐在坝子里吹冷风。”他透露道,经营餐饮成本最高的两项就是房租和人工费用。像李先生所经营的店铺,店面虽小但店外可利用的空地多,一年租金只需要2万多元。然而就算是淡季,每月的人工成本也要2万多元,店铺销量一旦做不起来,每月连人工和物料成本都保不到。相对来说租金算是低成本,倒不如关门歇业。
放假数月,员工怎么办?李先生说,今年夏天店里生意不错,就算放假4个月全年也在盈利状态。如果明年还愿意回来工作的员工,自己欣然接受并给予一定奖励,目前是鼓励这些老员工暂时在别处短期务工。
歇业或是最好选择
“小龙虾有固定的生长周期,这也让消费者逐渐形成心理惯式,小龙虾就该夏季吃。”达城餐饮业界人士张先生说,小龙虾产品属性和商家营销理念决定了顾客消费习惯的季节性,多数人只是把小龙虾作为消夏美食,因此到淡季人流急剧减少。
提前放假会对店铺有什么影响呢?他认为,一是关店时间太长,很可能导致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二是团队可能不稳定,人员流失比较频繁,再开业时需要作提前准备。
“虽然不少商家选择冬天卖羊肉或汤锅、大排档等,但也只是个别门店生意还可以,大部分门店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经营目标。”张先生认为,消费者的认知很难被改变,当专门经营小龙虾的门店经营其它产品时,很难让人相信还能做得同样专业。另外,很多小龙虾店只是将冬季产品作为补充经营,跟同类型其它门店进行PK并不具备任何优势,只要全年算下来保持盈利,歇业放假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本报记者 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