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些年来,达城面积不断延伸,餐饮门店与日俱增,美食版图扩张势头迅猛。加上工作节奏的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家庭厨房劳动开始日益社会化,外出吃饭成为不少市民的常态。对于吃货来说,美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趣。在外就餐的便捷,也使得市场上的品牌餐饮店日益为社会所欢迎。
面对愈演愈烈的餐饮市场,达城餐饮从业者作何突围?记者采访到了达城餐饮界90后新秀餐饮人朱彦龙,听他讲述了他作为新生代餐饮人独有的“美食经”。朱彦龙,今年26岁,他以独特的跳跃思维、潮流意识与创新美食和互联网完美融合,是达城餐饮界不多见的一名后起之秀,旗下的天源火锅、烤鱼匠、滋滋烤鱼、鲜目录新型当代餐饮颇受食客欢迎。与同龄人相比,朱彦龙多了一份年少的干练和成熟。
在普通人眼中,做餐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个铺面、一份手艺、几张桌子就可以轻轻松松做起生意了。在以前,若是餐饮老板待客热情,加上好吃的味道,生意火爆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在朱彦龙看来,现今若是简单的复制这样的模式来经营餐饮,尤其是类似于家庭作坊式门店,对于那些想要将餐饮当成事业来做的人,必然不会选择传统的经营模式。
朱彦龙告诉记者:“年轻新生一代人有着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行业目标,餐饮业走向品牌化、差异化是未来餐饮业发展突围的必然趋势。如今,口味和健康已成为达城市民们注重饮食的关键,追求就餐品质,包括环境、卫生、味道等等,都是市民在外择优就餐的考量要素。市民消费观念的更新换代,餐饮企业的经营思路也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满足食客需求,只有顺应潮流,才能独占鳌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餐饮市场,如果仍然坚持传统模式的经营方式,生存空间必然狭小。现在达城传统型的餐饮店不在少数,其经营业态可见一斑。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的餐饮企业,管理制度化,服务专业化,员工职业化,大大缩减客人等待的时间,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意味着能够更好的进行连锁经营。”
关于餐饮品牌的打造,朱彦龙认为,将餐饮企业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不再是简单的将餐饮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场所。企业经营侧重长期行为,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品牌的打造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不管是品牌定位,还是目标消费群体的确定,以及营销模式的升级改造,都需要餐饮人去认真的思索并且全身心的投入。
近些年来各大媒体平台上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地沟油、染色馒头、苏丹红、飘香剂等已经为餐饮企业敲响了警钟,餐饮人的社会责任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于朱彦龙而言,打造良心餐饮企业必然是新生代餐饮人首要树立的责任概念。
朱彦龙说,在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上,价格因素排在了最后,口味、健康、环境,甚至是独有的风格排在了首位。年轻消费群体接受的新鲜事物多,也是当前餐饮市场的消费主力,他们更在乎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新型餐饮。
以后的餐厅不仅仅是餐厅,更要成为一个餐饮文化的载体。注重餐饮文化的打造,将餐饮理念传递给顾客,是未来餐饮业发展升级的突破点之一。当今市民外出就餐越来越重视餐饮氛围,文化的吸引力是无穷的,餐饮企业重视文化的塑造对于凝聚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以及归属感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关门歇业的餐饮门店也为数不少,尤其是那些寻求短期效益为生的门店,成本低廉,食材经不起检验,关门自是情理之中。从这些很快就倒闭的餐饮门店例子中也不难发现,一些餐饮从业者的综合能力较低,品牌概念极度缺乏,更没有中长远的规划。
朱彦龙,作为新生一代的餐饮人,与传统的经营管理相比,他有着跳跃性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头脑。他有着与时俱进的独特思考方式,明白餐饮企业经营业绩和成果需要从多方面去考察、亲力亲为。作为餐饮企业的经营领头人,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更是不可或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餐饮企业,应该具备诸多能力:具备采购评估能力,避免供货商以次充好,有助于采购到好的食材;具备议价能力,可以节约采购成本;具备较强的财务能力可以防止进销存账目混乱;具备管理能力,避免人员流程混乱而导致服务体验下降;具备营销能力,善于了解市场从而最大限度的去满足食客需求。
朱彦龙深知软实力服务对于经营的重要性,其掌管的餐企的服务别具一格。他主张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充分了解进店食客的需求,有时不经意间食客还会被这种差异化的服务所感动。
(田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