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9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靠退休工资和捡拾废品维持生活
七旬党员积攒20000元 捐助4名贫困学生

    本报讯 一位七旬老人,虽然靠退休工资和捡拾废品维持日常生活,但却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20000元资助了4名贫困大学生。 贫困学子收到好心人捐款

    今年开学前,家住达州经开区幺塘乡阁溪桥社区的小杨一家一筹莫展。小杨在达州中学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四川工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这本是令人高兴的事,但由于小杨的父亲在外打工时脚受伤(后被评为三级残疾),读初一的弟弟患肾炎好多年,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小杨入学的学费成了大问题。

    就在小杨家四处筹措学费时,突然接到阁溪桥社区的电话,说有个好心人要给她捐赠5千元学费。“我接到电话后简直不敢相信,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小杨说,她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父母,他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并很快在社区拿到钱顺利入学。“我准备国庆节专门回家看望捐款人。”小杨说,捐款人的善举给她送来了希望,也坚定了她努力学习的信心,她真诚地感谢捐款人,一定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退休工人捐出20000元

    经历高考,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如果因为学费不能顺利入学,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局面。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助学的行列中,用爱心撑起了孩子们的大学梦,而郭光亮老人就是其中一位。

    “郭光亮老人这次捐助了20000元,4名大学生受助,小杨只是其中一位。”阁溪桥社区书记陈俊杰告诉记者,郭光亮是一名老党员,原达县化工总厂的一名退休工人。他为人低调、生活简朴,每次参加党员活动日都非常自觉。今年8月,郭光亮找到社区党支部,表达了愿意把自己积攒的20000元捐助给学生的意愿。为此,社区向幺塘乡政府做了汇报,并随后在该乡北坪村、锁口村和社区筛选出了4名贫困大学生,将郭光亮捐助的20000元发放到了他们手中。

    75岁老人正能量满满

    昨日,记者见到了郭光亮老人。郭老说,今年他75岁,年少时由于家庭原因只读到初中,退休后他和老伴靠退休工资和捡拾废品维持日常生活,日子平淡,但也算过得去。虽然郭大爷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但靠着捡废品也有一些收入。“我有6个子女,儿孙满堂,他们生活得很好,不需要拿钱帮助他们。”郭光亮说,自己以前书读得少,所以有个梦想,希望能够帮助那些贫困孩子上大学,让他们渡过难关。

    记者了解到,郭光亮平时勤俭节约,常做好事,老家达川区桥湾乡13村的一条公路也是他带头捐款修建的。“人老了,就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郭光亮说,他希望这些大学生不仅仅学习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人品,要孝敬父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报记者 向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看点
   第02版:广告
   第03版:社会现场
   第04版:周刊策划
   第05版:时尚周刊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美食广告
   第10版:廉洁达州
   第11版:法治
   第12版:专题连载
《逆生·致亲爱的小孩》昨日举行首映发布会
七旬党员积攒20000元 捐助4名贫困学生
市民踊跃解惑 铁罐已被搬走
接到报警称有人要跳河 水派民警赶到现场却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