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下午茶夜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4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峨城山上心气高

    ·令狐飞雪·

    农历闰九月初二,又是一个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终于登上了神驰以往、牵挂已久的开江峨城山。

    那可是竹海茫茫、无边无际的世界呢!楠竹、斑竹、湘妃竹、茨竹等等,应有尽有,真是竹的博物馆。因为品种的差异,不同竹子之间,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十分具有层次感。一阵秋风劲劲地扫来,竹姑娘们随风摇曳、随风起舞,顾盼生辉。竹枝如舞者的躯干,竹叶似舞者的纤手,灌木中时不时若隐若现的红果子,躲躲闪闪,扭扭捏捏,那就是竹姑娘们姣羞的朱唇,真是气象万千啊!

    囿于竹子的本性,就是心无旁骛、毫无杂念,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因此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就好以此自喻。不是吗,中国文人颂扬的“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就有竹啊!王维的《山居即事》诗:“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好有情调;秦观的《满庭芳·碧水惊秋》诗中写道:“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好有意境;郑板桥的《新竹》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好有胸襟。当然,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中两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好有气势。然而,笔者最喜欢的还是近代文人康有为的《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诗:“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其实,这次游峨城山,是一位在当地做中学校长的朋友陪同和引导的。他比我还年长,已经年过半百,但登起山来,却是健步如飞、身轻如燕、稳稳当当。快到山顶了,走在前面的几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子的朗朗笑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只见个个朝气蓬勃,一张张红通通的脸庞,不知道是登山引红,还是山花映红。她们提出要与校长合影,哦,原来认识校长、是校长的学生呢!我一边按着快门,一边喃喃自语:登高抒怀,巧逢自己仰慕的校长并合影,这个合影太有意义了!

    中午时分,终于到了山顶。面对早已经废弃的城堡、早已经凋敝的古庙,望着天空中高悬的秋阳,环顾身边城堡、古庙石基缝隙中疯狂蹿长出来的丛丛荒草,仿佛时间已经凝固,但心生悲沧之感。因为往日的香客云集不可再来,过去的暮鼓晨钟不可再响,留下的只是无绵无尽的苍凉和沧桑。岁月如歌,用来回忆;人生如梦,用来奋斗。

    楠竹最多,无疑是峨城山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资源。在下山的途中,巧遇了伐竹的工人。他们坦然自信,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诉说着这里的竹子,要运往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可以用于建筑、蔬菜大棚等,价格不菲呢。

    一趟峨城山之行,在述古往今中获得了更高的心气。无疑,不虚此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看点
   第02版:时事要闻
   第03版:社会现场
   第04版:民生热线
   第05版:社会现场
   第06版:深度报道
   第07版:下午茶夜雨
   第08版:餐饮
   第09版:医药
   第10版:体娱圈
   第11版:县市社区
   第12版:国际国内
生命的重量
清明感怀
城里的母亲
峨城山上心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