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终于在我当兵的城市拥有了一处属于自己的住处,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将在山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接来同住。
我一直以为,母亲会和我一样,会爱上这座繁华热闹的城市,爱上那些眼花缭乱的商场和店铺,但一个星期后,我便发现,母亲的“水土不服”,竟是如此的严重。她不仅无法习惯坐式马桶,狭小的房间、窗外的喧哗,更因为找不到可以聊天的同伴,而整天闷闷不乐。有几次,她听到楼上的吵架声,竟开门要去给人家劝架,我好说歹说,才让她明白,在城市里,大家是不喜欢别人关心自己的隐私的。
我不能每天陪着母亲,怕她寂寞,就买回好多她喜欢听的陕北民歌碟片,并教她如何播放。晚上回家后,她总是说歌碟很好听,说完就给我做饭去了。有时我要写一些自己的灵感,就打开电视让母亲看,当我写完推开门,看到她倚在沙发上,打起了轻微的鼾声,扶她回屋关上门的那一刻,我无意中察觉到客厅真的好空荡、好寂寞,这才意识到,母亲刚才是说了谎,六十多岁的她对电视里热播的节目,或许根本就不明白。
我开始尽量地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母亲,但母亲却对我的这种“慷慨”有些不适。她几次劝我不必陪她,还炫耀自己可以认识广场到家的路了。我犹豫之下,将买菜的“大权”交给了母亲,前几次还可以,她按部就班地原路返回,并没有出什么差错,但没过多久,她为了买上便宜的菜,走到好远的菜市场,结果回来时迷路了,最后是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把她送回家。
我坚决不再让母亲出去买菜,她看我一眼,便低头说了一句:“那我还能干什么呢?”在这句话里,我读懂了母亲的孤寂,为了消磨时间,母亲把家里的地板和家具擦了又擦,连为我做鞋垫一做就是好几双,一天好几次地清扫房内的任何角落,甚至把公共的楼梯都拖得一尘不染。
终于有一天,母亲试探性地问我:“也不知我们家的房顶漏雨没有?旁边的水渠冲垮了没有?你婶她们怎么样了……”我笑着对她说:“妈,您要是想老家了,就回家看看吧!”母亲吃惊地抬头看我,随即便欣喜说道:“真是想家呀,上次打电话时,我听到隔壁你婶的大嗓门了,还听说你雷叔又添了个小孙子,哎呀,怎么感觉像很多年没见一样,真是想家呀……”
几天后,母亲走了,望着车子的远去,我终于明白,原来孝心并不是与父母厮守在一起,孝顺二字,更多的理解应该把顺字放在首位,顺着老人们的意愿,给他们自己的生活,给他们自己的空间,亦是爱的另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