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本报报道了达城金马巷一通道被粪水占据,附近居民通行不便。昨日记者接到消息,该处粪水外流问题本已由市政部门开始治理,却遭到临近居民的阻挠,治理工作已经停摆三四天。为了探明原因,记者昨日再次来到金马巷。
昨日一早,记者在金马巷看到,环境比上次见到的更加糟糕。整条路中间已挖开一道沟用来埋排污管,大量泥土堆在两旁,道路上坑坑洼洼,中间仅留下容一人通过的路面。在粪水涌出源头旁,一块“市政施工”的牌子倒在地上,大量粪水涌出后,在道路上弯弯曲曲流淌。
记者采访了附近居民楼几位居民,得知居民对粪水治理表现两种态度:较矮楼层的、受直接影响严重的,非常希望粪水早日得到治理,不想再受罪;而楼层较高的、受影响较小的,则希望这次新安装的排污管能够将两侧居民楼的排污道也纳入其中,一次性将整个通道相邻的居民楼排污问题彻底解决,而不是只将排污管接到堵塞的化粪池。他们称,这些年排污老出问题,能有彻底解决的机会,他们不想错过。
“天气越来越热,臭味越来越大,这段路早日得到治理,受益的还是临近居民。”记者随后联系了二马路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这次粪水外流,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规定,治理费用本该由居民来出,考虑到是因路面老化所致,经上级部门协调,由市政部门进行治理。可动工后,居民们要求按照他们的意愿来改造,但又不愿出钱,还阻挠治理工作。目前,他们正在给居民们做工作,同时也将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有个好的解决方法。
(本报记者 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