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博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9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书愁借人

    上周逛书店,我第四次买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第一次买是在七年前。后来,常和朋友们提到这本书,极力推荐。有时朋友便说,“要不先借我看看吧?”我就颠颠地把书带给他。过了个把月,向他催还时,朋友说,“还没看完呢!”如是者三。孔乙己先生说过,窃书不算偷。那借书不还,更不算什么事了。于是,逛书店时,再买一本。那种感觉,就像是复婚。可我没有接受教训,又常常和别人提到这本书。结局就是开头所说的,现在已买了第四次了。

    清朝叶德辉所说的“老婆与书,概不外借”,我不是名士,不敢真的把它贴在书橱上。古时候,自己的丫鬟顺手好使,还会作为礼物送人。我呢,每读一本好书,总想与人谈谈。于是,不免有主动地请别人来借该书之嫌。对于借书之人,只要能及时归还,我还是有求必应的。我甚至会想,是不是在买的时候就该买个两三本,一本自看,其余的留作借人之用?

    常有人讲:借钱给朋友,会失去这个朋友。但借书给朋友,即使他不还,也很少会因此朋友失和的。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竟有人公开讲出:“借人书一痴,还人书一痴”。我的大哥,也生性爱看书,定期到我家来看看我最近又添了什么新书,看中的,打包借走。口中还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呢,也定期到他家去取书回来。有时,我说这本书是我的,他说是他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最后,常常是我哥大方地说“别管是谁的了,你要看中你拿去先看,我想看时再到你家去拿!”你看,拿来拿去,书的产权纠纷消于无形!我心里虽有委屈,不过,想想嫂子包的饺子实在好吃,也就算了。

    讨要被借之书,是需要技巧的。因为有太多的书被朋友借去后拖着不还,我常常留意关于这方面的典故。美国书评家布罗亚德把借书给朋友的痛楚比作“就好像大多数父亲对未婚同居的女儿的感情……我想知道那本书何时完璧归赵,我像在零时等候年少的儿女从不明不白的聚会上归来。”讲出这个比喻后,我一般就能当场把我那“未婚同居的女儿”接回家。

    ——来自朱立文的博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头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特稿连载
   第07版:体娱
   第08版:博客
   第09版:天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县市
围脖
三下乡,赴让水
好书愁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