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本报“两会直通车”热线响个不停,达州晚报官方微薄不断刷新,读者们各抒己见,其中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成为市民关注焦点。
市民李先生致电称,达城檬子垭街路灯已有近半年不亮了,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多次,到如今也没得到解决,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到底有多高?市民彭女士反映,达城不文明现象回潮,街头的文明劝导员不见了,希望文明劝导常抓不懈。市民王先生认为,市政府要督查相关部门的扬尘治理完成情况,加大扬尘治理处罚。市民何女士认为,达城个别私立幼儿园收费超出了市民的承受力,建议多设置公立幼儿园,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市民李先生来电反映,达城街头有许多无照流动小食摊,既无法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也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及形象。开学在即,希望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打击盘踞在学校周边的流动小食摊。市民刘先生认为,达州中心城区的道路破损较快,执法部门要对重车进城实施限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道路维修质量的监管,养护人员要加强路面养护。
昨日本报几部热线共接到市民、读者各类电话、短信上百条,对于市民、读者提出的这些建议和心声,本报今日将派出记者专程深入采访并报道,有的本报记者将带到“两会”大会秘书处,请代表、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解答。
(本报记者 谢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