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履行全面深化改革政治职责 争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先锋

    中共开江县委书记、深改组组长 罗建

    开江县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置于党委工作格局的突出位置,全面贯彻中央、省市改革决策部署。作为开江县改革主体责任人,我切实履行“亲力亲为抓改革落实”政治职责,团结带领开江一班人,紧贴农业大县实际,紧扣农业农村改革主线,因地制宜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径新模式,奋力推动开江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跨越。

    一、突出思想解放,狠抓引智谋划。一是全面提升政治站位。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增强“四个意识”的具体行动,牢牢抓在手中,奋力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助推发展。去年以来,我先后7次主持召开县委深改组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文件、会议精神,积极引导全县党员干部从服务全省全市大局出发深化改革,不断创响开江“全国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品牌。二是深度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先后从北大、浙大、复旦、川大邀请多名区域经济专家把脉问诊县域经济发展,聘请新农商理念创始人、生态农业专家明星霖博士担任全县“三农”工作顾问,分批组织100名党员干部走进知名高校“加油充电”,外派42名科级以上干部到成都、眉山等“三农”工作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引导全县上下形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开江农业二次创业最佳机遇期”的战略共识。三是高点绘制改革路线。成立“开江县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结构调优、产业调新、方式调绿,以及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三大重点”,及时制定出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和27项农业农村改革配套方案,扎实开展产业基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条延伸等“七大专项行动”,全面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提升县域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实力。

    二、突出项目建设,狠抓试点示范。一是围绕模式创新,推进园区产业化。坚持“政府引领、企业主体、政策支持、群众参与”的原则,整合农建综合示范区、脱贫攻坚引领区、“四好村”创建等项目资源,投资1.65亿元,谋划并建设3.5万亩“稻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创新推行“运营商+效益单元+职业农民+社会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沟中养鱼、基上种果”的“稻田+”“果园+”立体有机循环农业种养模式;把“后端消费转化为前端投资”的定制农业模式,以及大学生、科技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模式、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农庄共享开发模式等多种现代农业开发模式,积极构建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为农服务于一体的“五区产业、五服务中心”格局。今年靖安乡1600亩试验示范的“稻田+”项目实现亩产值15000元左右、利润8000元左右,为下一步扩大示范区积累了经验。二是围绕集约发展,助推产业园区化。立足普安、新街、任市、靖安、回龙等乡镇特色优势产业,加紧编制《产业集中区园区建设规划》,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完善新街乡有机葡萄园、大闸蟹养殖基地、苗圃花卉基地等产业集中区水利灌溉、产业便道、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备专职产业技术指导员2名,先后培育部级农业专业合作社1个、龙头企业2家、种养大户23家,引导优势产业有机互补、抱团规模发展,今年新建园区已实现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三是围绕要素支撑,促进管理精细化。我亲自带队招商引进四川百农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牧牛湖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5家,成功在第20届渝洽会上签订农旅融合发展等项目资金60.8亿元,去年以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3.65亿元,有效撬动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农村;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为中心,全县规模流转土地8.89万亩,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12个;创办“开江县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9000余人次,同时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推进办公室”,为改革纵深推进提供了全要素保障。

    三、突出改革实效,狠抓督导考核。一是大力推行清单管理。成立由我和县长任“双组长”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将“七大专项行动”分解为25项具体任务,并细分为阶段性量化指标,逗硬实行“牵头单位按天挂图作战、牵头领导按周调度情况、领导小组按月盘点分析”的推进制度,我和县长每月分别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有效形成水紧鱼跳、跑表计时、到点交账的高压态势。二是鲜明鼓励创新导向。将改革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考核分值由10分提高到15分,并按照乡镇9项指标、部门11项指标考核改革成效,考核结果与干部业绩评价、评先选优、提拔重用挂钩;同时,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十条措施”,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去年以来提拔重用谋改革、善改革的科级干部32名,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误、问责无为”的改革导向。三是常态现场督导协调。坚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抓协调抓督察的重要方法,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统筹力度弱等问题,今年以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6次,现场督导推进10余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效果评估等改革关键环节问题30余个,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决策部署高效落地落实。

    下一步,我将继续保持改革定力、强化改革担当、狠抓改革落实,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奋力开创开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天地,努力为全市“三农”事业发展做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1版
   第02版:教育2版
   第03版:教育3版
   第04版:教育4版
书山有路趣为径
用心履行全面深化改革政治职责 争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先锋
牢记职责 不辱使命 聚力推动环保专项改革方案落实
三上村小学来了一群爱心人士
市职高重视青少年禁毒教育
胡家镇小学邀请家长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