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山有路趣为径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渠县渠江一小 张素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而现实中的许多孩子书读了许多,但依旧提笔犯难,难以作文。自古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都略显枯燥乏味,缺乏对孩子作文兴趣的调动,导致孩子缺乏创作热情,文章言之无物且难见真情实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既要激励孩子去读好书、好读书,又要教会他们在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的同时进行辩证性思考,创作具有真实性、创新性又透露出生活化、个性化的文章。

    一、以书为镜,折射出生活之趣。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好文章。《观潮》《火烧云》《鸟的天堂》等课文,都以作者的视角描绘出了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素材。我们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风景可跃出纸上,只要细心观察也能发现美景趣事。小学生大多天真烂漫、爱玩好动,我们更应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多多接触自然和社会生活,做到“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以求达到“有物外之趣”。草长莺飞、四时变迁、江河湖海、鸟兽鱼虫都是写作的好素材,而我们配发的课本、课外读物,都离不开这些主题。在课堂上结合教授的课文,让学生把自己所留意或经历的生活轶事以及自己珍爱的风光介绍给其他同学,让学生自己提炼出情趣。通过交流所溢于言表的生活情趣,就会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生活中获得语文材料”,“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等等。教育的过程融入儿童喜爱玩乐的天性,将作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习效果自然有增无减。

    二、以思为引,开发出创新之趣。

    阅读是为了积累素材,开发创作潜力。而创新是提升学习质量,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投入——产出”的最高表现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要通过改写句子、扩充段落、讲故事、看图写话、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快速反应,打开作文思路,形成丰富的想象力。例如一般学生形容自然的“美”,常常使用“美丽”、“很美”等词,却丝毫不提何处美,美到何种程度。经过开拓式的训练以后,学生就会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形式来详写自然之美,还会运用“鬼斧神工” “宛若仙境”等等四字词汇。

    除了要让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还要让他们形成创新意识。如此,他们便会对抄袭说不,对每一个观点进行再思考,拥有独特的鉴赏力。孩子的创造力不可低估,一旦引导他们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句子,那么他们就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创造性思维,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十分有益。

    三、以练为导,培养出写作之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既要做到阅读和理解,又要善于写。语文课本中每单元的口语交际和课后习作为学生的练笔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写一处自然景观,我们要先让学生从表达练起。首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描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某处自然景观,既可以是名山大川又可以是身边随处可见甚至稍纵即逝的美景。接着,我们应当引入在第一单元中所介绍的写作方法:按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按由点及面、情景交融等等方法行文。这时教师应当让刚刚发言的某一两个同学按照这些方法现场扩充,进行实际指导。紧接着,我们不应忽视日积月累的好词好句,应让学生主动挑出适合描写加入的词句,鼓励他们使用。

    当然,作文练习也不应一味墨守成规。等到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练笔。利用假期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写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培养出他们写真情、写实景的兴趣。事实上文章的选材众多,既可以家庭生活的琐碎小事,也可以写班级生活,还可以写平日里的经历和感受。形成了写作的兴趣,学生对于作文再也不是恐惧和抗拒的心理了,反而会因兴趣而极度喜爱。

    四、以改为辅,激发出习惯之趣。

    作文完成之后,评改环节也不可忽视。一旦打击到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将来恐怕得花多倍的经历去重新培养他们的兴趣。所以,作文评语一定要饱含鼓励、启发性的字眼。大多数教师在评改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作用,其实我们应当学会让学生参与到评改作文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自评、随机互评、小组互评、全班共评等等形式,让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得到认可,让学生对习作的疏漏之处加深印象。如此一来,学生完成习作之后,能够首先进行自评,修改一些当时未曾发现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学生对于仔细阅读和认真评价的过程便更加有兴趣,这对他们未来生活、学习乃至工作都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部大型的文学作品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平时练笔的文章。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助于一篇佳作的诞生,更是可以跟随终生的优秀品质,处于学习起步阶段的学生更应当着重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将好习惯坚持到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1版
   第02版:教育2版
   第03版:教育3版
   第04版:教育4版
书山有路趣为径
用心履行全面深化改革政治职责 争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先锋
牢记职责 不辱使命 聚力推动环保专项改革方案落实
三上村小学来了一群爱心人士
市职高重视青少年禁毒教育
胡家镇小学邀请家长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