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活8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5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明荣
天下不敢小达州
——序刘家藜先生新著《达州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岁次甲午,时序严冬。我独坐识丁堂,临窗静静地捧读故友刘家藜先生新著《达州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书稿,不觉心旌摇荡,阵阵暖流涌上心头。

    达州古属巴地,唐、虞、夏属梁州地,殷商属雍州地,周朝属巴国地。达州,是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改通州为达州的。在这古老而英雄的土地上,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生于斯、长于斯的家藜先生,对故乡名人如数家珍。在他的笔下,古代的、近代的和现代的文化名人,栩栩如生,一个个徐徐向我走来,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他们中有著名经学大师、达高中创办人廖平;有辛亥革命先驱、达一中创办人刘行道;有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川师大的实际创办人段可情;有骁勇善战的贵州提督苟扬威;有抗清名将李长祥;有“三·一八”惨案中的达州籍烈士赵钟玉、林孔唐;有井冈山斗争英雄陈伯钧、徐彦刚;有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入党比中共建党还早的“大善人”王维舟;有国防部长、儒雅将军张爱萍;有中国“黑格尔”杨超;有川北行署副主任秦仲方(主任为胡耀邦);有红军书法家魏传统;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学家唐甄;有四川办报第一人、参与创办《时务报》的吴德潇、吴樵父子(另有专著);有川东游击军创办人之一的李家俊;有达县革命播火人唐伯壮;有大巴山音乐园地开拓者王抒情;有《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有国画大家王君异;有全国硬笔书协主席庞中华;还有“元九”登高节纪念者、达州家喻户晓的元稹等等。他们以深邃的思想、模范的行为,甚至以热血和生命,催生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独立富强,其事迹催人泪下,令世代敬仰。

    在这众多的人物中,作者特别青睐唐甄和元稹,以浓墨重彩,洋洋万言,详尽叙述了他们的身世、主张和作为,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对于唐甄,作者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概括,探源究底,更上层楼,使形象更加丰满;对于元稹,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史,有褒有贬,实事求是,还原了历史真相。

    唐甄(公元1630-1704)先祖唐瑜,为明朝“永乐大帝”朱棣之师,家学渊源深厚。他从小就受到舅父李长祥的严格教育,李长祥是进士出身,“昼当课其文,夜当课其诗”。后来,唐甑终成为明末清初和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颜元齐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达州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他28岁时乡试中举,会试不第,后任山西潞安府长子县知县,任职不满10个月被革职。后居江苏吴江,穷愁潦倒,振笔著书不辍。年四十以后,鸡鸣而兴,夜分而寝,潜心著述,发愤为文,其代表作《潜书》写成。《潜书》集中反映了唐甄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他信奉贵实功的唯物主义,认为“生贵莫如人,人贵莫如心,心贵莫如圣,圣贵莫如功”;他信奉重实行的认识论,认为“知行合一,为自然之势”;他发展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责君富民”,“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他主张“众为邦本,土为邦基,财用为生民之命”;他主张“民本中心论”,认为“民为邦本”“众为邦本”“本固邦宁”“凡事为民”;还主张“富民厚本”“立国之道惟在富民”等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唐甄在三百多年前,就提出这些精辟见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不愧是明末清初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难怪在《潜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曾受到近代学者梁启超等人激赏。有的说“在古今著作之林,总标有相当位置”;有的说“五百年无此文矣”,“是周秦之书也,今犹有此人乎”;有的说“卓识伟论,非近代所有,文亦驾唐宋而上”;有的称自“周秦而后,仅见此作”等等,一时洛阳纸贵,“四方争购之”。这确实是达州的荣光和骄傲。

    清嘉庆《达县志》载:“通州以元稹闻名”。诗人元稹(公元779-831),字微之,行九,世称元九,祖籍洛阳。是非达州籍人氏,这在本书的众多人物中是个例外。元和元年(公元805),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他曾被贬为通州司马,为官四年,体察民情,勤于政务,兴修水利,发展农桑,拓荒造田,兴利除害,深受百姓爱戴。通州曾建“六相祠”,元稹、李峤、李适之、刘晏、韩滉及张商英皆入祀祭之。元和十四年(公元819)正月初九,元稹离开通州时,百姓倾城出动相送,依依不舍,登高而望,目极天涯,从此有元九“登高节”民俗。2006年,达州市人大常委会顺乎民意,作出了设立“元九登高节”的决定,使沿袭千年的独特民俗得以固定化。元稹是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中坚。他曾为民众的苦难呼喊,也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抗争。但晚节不保,依附宦官,霸占人妻,挟私报复李贺,在官德和私德上皆有缺陷,在当朝也颇遭非议。作者义正严辞,指出元稹是人不是神,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元稹,达州人民感谢他!

    诗人郁达夫在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时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道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家藜先生从语文教学岗位退下来后,自费走南闯北,不辞辛苦,访专家,查资料,历时15年之久。然后孤灯黄卷,操觚不辍,草稿盈尺,伊人憔悴,把达州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裒然成集,传诸后世,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耄耋老人,不分寒暑,每天坚持凌晨四时起床,一边照顾身患绝症的妻子,一边写作。后妻子辞世,孑然一身,仍躬耕不辍,这是种什么样的精神!他在《自序》一文中,记下了此时此地的心境:“推开历史的门窗,涌入的是:朝代繁盛兴衰,故事跌宕传奇,人物的悲喜命运,触摸那一张张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面庞,有的可歌可泣,令人慷慨激昂;有的可亲可敬,令人如沐春风;有的可惊可叹,令人拍案称奇;有的可悲可怜,令人欷觑怅然!”看!作者和他笔下的历史人物浑然一体,同欢同乐,共悲共戚!我们有理由说,先生为啥克服艰难险阻,矢志不渝地坚持出版这本书?是因为他爱达州文化名人,更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名人辈出绥定府,天下不敢小达州!达州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目前,达州人民正行进在共筑中国梦的快车道上,马踏飞燕,一日千里。我们祈望达州读者,手捧此卷,细细品味,汲取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书中人物的正能量,一路高歌,永远向前!

    所作论序,鄙拙犹繁,有负作者之重托焉。

    (作者系达州日报社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天下不敢小达州
心碎的怀念
母亲的遗产
一树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