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5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5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承传千秋雅韵 歌咏时代新声
——记我市知名词作家何德林

    2014年2月,辽宁抚顺市委宣传部、雷锋生前所在团、颂今音乐工作室三家单位共同编辑出版了一本《学习雷锋歌曲新编》,仅这一本学习雷锋歌曲集里,由我市词作家独立作词创作的歌曲就有两首,分别是《捧读雷锋日记》《雷锋故乡雷锋多》。其作者为我市年近八旬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四川大众音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知名词作家何德林。

    何德林1941年出生于重庆市璧山县。1964年从原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毕业后,到平昌师范任教,先后担任副校长、校长、总支书记,1993年调达州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任校长、党委书记,2001年6月从达州广播电视大学退休。

    何德林出生在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氛围的大家庭,自幼喜欢文学音乐和艺术。初中阶段开始创作儿歌民歌诗歌,高中阶段学习作词作曲。1959年,其作词作曲歌曲《钢铁战士之歌》等五首被收入《璧山创作歌曲选》。

    参加工作后,何德林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创作儿歌民歌诗歌,1965年6月,参工后的处女作《我操练在大巴山上》在《通川报》发表。1982年开始通过《心声歌刊》“歌词创作刊授”系统学习作词,第一首公开发表歌词是《我家喂了两条牛》在《四川歌词》1983年2期发表。第一首获奖出版词作歌曲是1983年5月《蓝天里有一对远去的白鸽》(范萍辉曲)在《心声歌刊》和《摇篮儿童文学》征歌中获奖,并选进《快乐的百灵鸟》歌曲集出版。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刊物《儿童音乐》2005年第2期发表了何德林的歌词《我的心愿》,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音协刊物上发表作品;后由其婉谱曲,在《儿童音乐》2005年10期发表,并选入《中国校园歌曲》(五)出版。此后,他的歌词和词作歌曲陆陆续续在《词刊》《歌曲》和各省市音乐报刊公开发表。

    何德林一生主要职业是教育,教学和社会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创作,至今已有600余首作品见诸国内外音乐和文学报刊,题材涉及祖国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好人好事、历史文化、时代变迁、改革成就、道德风尚等。特别是少儿歌词和词作歌曲量大质优,为我国少儿音乐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何德林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年岁越高,创作激情越旺,而且总能跟上时代潮流。他创作的辉煌时期是在他2001年6月退休以后。退休后,他把绝大部分时间都拿来从事歌词创作。为了有助于更好地创作,他六七十岁了还学电脑操作,并在网上开辟了博客、QQ空间、音乐空间、视频空间和其它网络阵地。他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官网开辟了个人乐博,在央视网的网络电视台开辟了个人电视台。在这些平台上,他结交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词友、曲友、音乐人、歌手。

    仅最近十年,何德林就有54首歌词和词作歌曲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刊物《词刊》《歌曲》《儿童音乐》发表,140多首歌词、词作歌曲在《新歌诗》《歌词月报》《音乐天地》《校园歌声》《中小学音乐教育》《当代音乐》等几十家音乐刊物发表。近年,还时有歌词、词作歌曲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苏里南发表。《过家家》《早当家》《老师的身影》《春天的童话》《捎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等20首代表歌词,分别荣获全国各种歌词比赛大奖;《蓝天里有一对远去的白鸽》《巴山红杜鹃》《在祖国的怀抱里》《玉树小伙伴别怕》《捧读雷锋日记》《文明谣》等29首代表词作歌曲,则分别荣获全国各种歌曲大赛奖励。何德林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让明天更加繁荣富强》《锦绣南山我的爱》也荣获全国征歌优秀奖。近年来,何德林有19首词作歌曲分别被多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如独立作词歌曲《山村小歌手》(彭念七曲)被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选进小学《音乐》欣赏教材出版。

    何德林的业余创作不仅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发现亮点,引领潮流,还善于自我否定,追求更高更优。他的许多获奖歌词和词作歌曲都是几经修改才最后定稿的。近年修改定稿推出的歌词和词作歌曲《文明谣》《山里娃之歌》等,已经数易其稿,历经十多年,不能不说是“十年磨一剑”。

    何德林在自己持之以恒地进行业余创作的同时,还乐于帮助年轻词友曲友,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指导年轻人在创作上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作品质量。经他的长期指点和帮助,不少年轻的词作者曲作者已经活跃在全国各地,成为知名人物。

    何德林的精神和成就深得业内高度评价。2010年10月,他的业绩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图典》。2012年12月,“中国文艺在线”开辟专栏“中国知名词作家何德林”,对他的艺术成就、词作歌曲、获奖作品等做大力推介。同年,百度百科也开辟“何德林(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词条,对他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品、获奖作品作了介绍。

    □谢东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完美结合
永不褪色的真实
承传千秋雅韵 歌咏时代新声
范仲淹遇“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