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3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好政策激励 种粮大户年年增
达川区连续两年喜捧“丰收杯”

    本报讯 春耕时节,达川区檀木镇的种粮大户陈友元忙碌地穿梭于工地,督促一个日处理150吨稻谷的新烘房建设,力争抢在4月底前完工。像陈友元这样怀揣资金和技术的达川种粮大户们,都在忙着春耕。据记者了解,自2014年以来,因各级惠农政策激励,达川种粮大户年年增多,引领全区粮食生产向优质专用发展,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

    “看到农村撂荒地多,感到很可惜。2014年10月,我就在达川的檀木、花红、麻柳、东兴等4个乡镇包了2500多亩地规模种粮。”3月23日,做副食品加工起家的陈友元说,“但我更看重中央和地方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我每天都要上网1个多小时看新闻,了解最新种粮政策。”

    “2014年和2015年,国家对种粮大户进行补贴;中央、省、市农业项目特别向达川倾斜,达川2014年、2015年连续被列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区),2016年被列为全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区)……”提起各级种粮利好政策,达川区农业局业务股负责人任思普如数家珍,“2014年以来,达州市每年还要表彰奖励‘十佳’种粮大户,老陈(陈友元)就是2015年度的 ‘十佳’种粮大户。”

    任思普抛出3组增长数据:2014年种粮大户230户、2015年288户、2016年414户;2014年适度规模种粮1.05万亩、2015年1.98万亩、2016年3.07万亩;2014年粮食总产48.05万吨、2015年49.14万吨、2016年50.34万吨。

    “达川区规模种粮1000亩以上的‘特大户’也在增加,2014年只有1户,2016年增至7户,今年预计增至10户。”达川区农技站站长王仁贵说,在种粮大户示范带动下,达川区粮食生产呈现几个特点:种植模式走向“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绿肥”等效益显著的粮经复合型;粮食种植向优质专用发展,全区规模种粮90%以上是国标三级、二级水稻,一些大户散户还种植专用的“桂朝2号”常规籼稻,满足当地特色小吃凉虾、米豆腐的原料供应,卖价比三级水稻还高;种粮大户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先进实用技术通过“大户带小户”得到有效推广。

    大户引领示范,极大促进了达川区的粮食生产,2015年和2016年,达川区政府连续两年喜捧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王仁贵说:“预计今年种粮大户将增至450户、新增规模种粮1.2万亩。”(特约记者 王锡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宣汉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倒排工期 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
2017年第一季度《阳光问廉》28日晚8点播出
达州市多措并举 着力建设川东北专业技术人才高地
达川区连续两年喜捧“丰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