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踏青赏花,遂宁又多了一个好去处。3月6日,2017蓬溪县乡村旅游节、天福万象郁金香观赏节、川渝主流网络新媒体走进蓬溪采风活动举行,西南最大的郁金香花海首度迎客,65万株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已盛放,在遂宁蓬溪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等你赴约。
赏世界花后、观智能农业、品生态蔬菜、悟农耕文化……来遂宁,来一场和郁金香花的约会,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初看郁金香,叶似翡翠、花似美玉,株株亭亭玉立、粉雕玉琢、高贵典雅,惊叹于世界花后,真的美得有些不像样。都说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郁金香的美则让人惊叹,站在花海边,甚至担忧自个呼吸太重,会将花惊扰了一般。
赏“世界花后”
姹紫嫣红郁金香美得真的不像样
据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天福万象的郁金香花海是西南第一,实不为过。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从荷兰进口65万株优质郁金香种球,包含138个郁金香品种。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花海色彩斑斓,红色、紫色、白色、黄色、玫瑰色郁金香竞相怒放,都是珍稀精品,花田中还有风车旋转,真的美如童话世界一般。花田间还竖了提示牌,介绍花的名字、品种以及它的故事。
郁金香的品种极其丰富且花色艳丽、色彩繁多,令无数人为之倾倒。郁金香在欧美被视为胜利和美好的象征,荷兰、伊朗、土耳其等许多国家珍为国花。郁金香的象征意义与它能够成为荷兰的国花是有一定渊源的。1634年至1637年期间,被称为荷兰历史上“郁金香狂热”的时期。新品种和珍奇品种的郁金香被高价买卖,曾经一头牛只能换一株郁金香。在19世纪之初,荷兰全国只种郁金香130英亩,到了20世纪中叶已发展到2万多英亩,占全世界郁金香出口总量的80%以上,远销125个国家,被誉为“世界花后”。
在天福万象郁金香花海,除了三朋两友漫步花田,还可以选择乘坐花田小火车,或骑观光自行车畅游花海。除了郁金香,你还可以在这观赏到桃花、樱花和油菜花等。
观现代农业
智能温室自动栽培让你“涨姿势”
农民足不出户,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控制大棚、管理种植。在蓬溪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的现代农业观光区,分分钟颠覆你对传统农业的认识,让你“涨姿势”。在传统农业中,作物的浇水、施肥、打药完全凭感觉靠经验。而如今,在万象农庄的智慧农庄体验园,处处能体验到物联网精准的“田间管理”技术。
三个智能化玻璃温室,几乎看不见土壤,只有温室入口处的智能化控制室,实时监控着整个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土壤的含水量、营养值等。
“这是我们的智能施肥灌溉系统,可以让蔬菜‘渴了有水喝,饿了有肥料’。”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智能施肥灌溉系统实行智能化控制,通过一台电脑,约5亩的大棚实现自动化灌溉和气候智能控制。根据作物需求设定好参数,每天按照给定的参数进行运作。
除了高科技的农业种植,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中还专门设置了农耕文化体验区,传统的农业如何耕作,在这里完好呈现,让大家感受现代与传统,感受科技与文化。
此外,博览园中的生态餐厅也是一大特色。1000多平方米的餐厅全是钢架结构加玻璃搭建而成,采光极好,阳光可直照餐厅。餐厅格调高雅,内部种植了各种花卉,吃饭喝茶或在桃树下、或在花田间,十分的舒心惬意。餐厅所供果蔬全来自于大棚和自家农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真正的绿色生态。
现代农业+乡村旅游
打造不一样的农业博览园
“首届郁金香文化节,只是今年活动的一个开始,在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将会四季有花赏,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天福万象国际现代农业博览园公司董事长唐永凡介绍,郁金香节在5月结束后,博览园将主推“虞美人赏花节”配上5月盛开的其他花卉,供游客观赏,此外还会种植向日葵,花开的时候可赏花,成熟的时候可体验采摘。
唐永凡介绍,天福万象国际现代农业博览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这让它和一般的乡村旅游显得不一样,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公司之所以取名天福万象,就是寓意包罗万象,在博览园中有现代智能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大规模中高端季节花海艺术展示、农耕文化展示、生态蔬果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企业扩展、团体会务接待、成人儿童游乐、生态餐厅、客房茶坊棋牌等综合项目,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据介绍,天福万象现代农业博览园项目于2013年9月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并正式入驻蓬溪现代农业示范区,由四川蓬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5亿元,主要建设智能化玻璃温室、连栋大棚蔬菜生产基地100亩、普通钢架大棚蔬菜基地200亩、特色花卉基地300亩、气调冷藏库3000平方米、科研及培训中心20000平方米,以及建设水景观、绿化等乡村旅游设施。
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初见成效,也带动了周边的村民致富。5日,记者在天福万象农业博览园外看到,游客的到来,让周围的村民看到了商机,不少人在周围摆摊卖东西。此外,博览园附近的农家乐也开了起来,承接景区游客吃饭。博览园也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园内所雇佣的工人,都是周边的村民,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妇女,他们既能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挣1000多元钱,也能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庭。
“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唐永凡介绍,公司从建设到今天初见效益,蓬溪县党委政府给予了很多帮助,不仅解决了园区的用水、用电问题,还发放了奖补资金,对于公司的建设发展,党委政府多次到现场指导支招。尤其在去年,公司遇到了资金瓶颈,蓬溪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更是牵线搭桥,协调银行贷款300多万元,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